文化名片+1!广州成为首个获授“中国诗词之城”的城市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娱
原创2025-04-02 18:26

南都讯 记者李春花 广州再添文化新名片!4月1日,“书香羊城” 2025广州全民阅读活动现场,广州正式被中国诗歌学会授予“中国诗词之城”的荣誉,成为中国首个获得此荣誉的城市。

图片

千年书香凝作城,万里山海藏于卷。广州是英雄之城、浪漫之城。这里的一花一草、一事一物,都能让诗人思绪涌动,创作出名篇佳作。近年来广州积极构建全市统筹规划、全域系统推进、全程多元参与的“诗词之都”工作格局,争创“中国诗词之城”。

广州诗词创作厚植于民间

广州,是英雄之城、浪漫之都,诗词雅集更是广州的文化习俗之一。这里的一花一草、一事一物,都能让诗人思绪涌动,这是一个诗人辈出、竞相争辉的时代。

从张维屏、陈澧,经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到丘逢甲、黄节、朱执信;再到刘斯奋、汪国真、杨克、东荡子……诗人、诗歌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震动了整个中国近代诗坛。

图片

作为广州诗人,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表示,中国诗歌学会最为看重的是“广州诗词创作厚植于民间 ”,广州诗词之都建设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果,首先是广州诗歌历史源远流长;其次是诗歌改革意识走在前列;第三,是广州诗词创作厚植于民间 。

据了解,广州自2022年2月14日正式部署“诗词之都”建设以来,历时三载,硕果累累。广州诗词氛围活跃,“湾区诗会”“广州诗词之夜”已成为广州诗词品牌的支柱,诗会、研讨会、诗歌征文、笔会、朗诵会等层林尽染。广州始终围绕“坚持特色、创新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组织开展诗词文化建设,在弘扬岭南优秀文化的同时,一路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诗词发展。

图片

杨克表示,广州市有“中国诗词之城”的具体规划和目标,中国诗歌学会专家组在深入调研和评估后,一致认为广州符合“中国诗词之城”共建要素和要件,现予命名,以向全国推广。

从古到今诗意满花城

谈及广州诗歌的历史,杨克介绍,广州的诗歌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籍可查,历代诗人在广州的创作也可谓汗牛充栋,值得一提的是,苏轼曾为白云山创作过两首诗歌。

而谈到新诗,从新诗的发源开始,广州就对中国现代诗歌作出了贡献。远在胡适之前,广东的思想先驱黄遵宪、梁启超就倡导新诗;之后又出现兼具诗歌理论家、翻译家和诗人等多重身份的梁宗岱,也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诗的重要代表。就诗作而言,黄遵宪成就卓著,影响巨大,梁启超称他为“近世诗家三杰”之冠;他尝试以新词汇写新事物,开一时风气,作为“我手写我口的诗界巨子”,实至名归。

图片

杨克还提到,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新媒体的出现,推动了中青年创作诗词的热潮。广东岭南诗社、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广州诗社都开了新媒体账号,加强了与诗词爱好者的交流。雅集以另一形式出现于网络上,让诗词爱好者互相切磋,促进创作。

在广州诗词早已不是高雅的代名词而是属于大众和这座城市的每一棵树、每一朵花。

图片

4月1日起,“十五运 十五园”诗词名家羊城公园采风行活动将开展,十五位诗词名家走进广州公园实地采风、开展创作,将诗意融入羊城园林。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