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王森 发自北京 4月16日,南都记者从应急管理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最近,国务院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负责人带队组成了22个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进驻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了一季度安全生产明查暗访。初步统计,共排查各类问题隐患5800多项,其中重大事故隐患188项。
应急管理部安全协调司司长汪崇鲜。
应急管理部安全协调司司长汪崇鲜表示,此次明查暗访发现的诸多隐患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共性问题:
一是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质效还不高。一些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包括一线操作人员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学习不够、掌握不够、对照检查也不够,在风险隐患辨识方面能力不足,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不到位,特别是一些明显的重大事故隐患长期存在却排查不出来。比如,一些企业在粉尘涉爆场所设立办公室,一些在建项目“未审先建、未验先用”,个别企业动火作业人员没有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违规动火电焊,一些人员密集场所消防设施缺失、失效,还有的伪造安全生产许可证、非法生产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隐患触目惊心,发生重特大事故的风险非常高。
二是一些重点专项行动推进有差距。个别地区在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一件事”全链条专项整治工作上仍存在薄弱环节,比如:个别地区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不彻底,燃气经营单位入户安检流于形式,餐饮企业违规使用“问题瓶”“问题软管”“问题灶具”等问题仍然存在,而且比较多。个别地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不扎实,不同程度存在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问题隐患。一些地区开展畅通消防“生命通道”工作不到位,占堵疏散通道,生产经营场所加装防盗窗、防盗网影响疏散等现象依然比较突出。
三是非法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有的监管执法部门现场检查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不强,特别是在打击非法违法行为、查处重大事故隐患上“宽松软虚”。有的部门没有深刻吸取重特大事故教训,同类问题常治长存,缺少“治本之策”。有的部门间缺乏信息共享机制,审批、监管“两张皮”,没有形成监管合力,导致漏管失控。有的面对职能交叉或监管空白的问题,缺乏主动向前一步的责任心。
“我们将对明查暗访发现的问题,向32个省级安委会“一省一单”印发督促整改函,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汪崇鲜说。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