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简称《标识办法》)将于9月1日正式施行。为助力新规落地实施,“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政策法规宣讲活动(广东站)”4月18日在广州举行。《标识办法》及配套国标(简称《标识方法》)的参编专家深入解读政策要点,企业代表分享执行思路及举措。同时,还多方共议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安全保障,为AI谣言治理建言献策。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教授武执政分享“伪造语音生成及其鉴别技术”。
宣讲活动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教授武执政以“伪造语音生成及其鉴别技术”为主题,从“语音是怎么生成出来的”,以及“如何去鉴别声音”两方面展开了分享。武执政表示,语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直播带货场景为例,“视觉决定直播的吸引力,听觉决定直播的销售力”,话语的感染力常常能够更加带动购买的行为。声音不仅可以传播内容,而且还能够传播身份信息、环境信息等,这里面也包含了很多我们的个人隐私信息,现在有许多声音合成相关的技术和产品,这也是要标识AI的重要原因。
现场,武执政介绍了由其团队研发出的“AI合成音频鉴别系统”,他指出,“AI语音合成的检测是比较难的,当前的伪造语音技术不只是可以伪造声音,还能够伪造当前所处的场景,可以预见接下来的几年内也将会有越来越多和声音处理相关的AI模型”。武执政也指出,由于AI合成与其他AI声音处理技术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也给伪造鉴别带来了挑战。
据悉,本次宣讲会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管理技术局、广东省委网信办指导,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广东省网络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协会主办,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承办。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采写:南都记者 张雨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