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的墨香与人工智能的算法相遇,一场跨越两千五百年的文化与思想碰撞,于近日在湖南博物院精彩上演。由中华书局联合湖南博物院、抖音平台共同打造的“帛书里的中国智慧——《道德经》数字活化直播盛典”跨领域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这场创新性地采用“文物实景 + AI交互 + 学术讲解”模式的沉浸式直播,通过抖音平台进行放送,最终实现了累计观看总人数达50万、最高在线人数5.8万次的佳绩,开启了典籍传播的新篇章。
典籍回家:出版界与博物馆的世纪握手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甲、乙本,其版本与后世流行的王弼通行本存在不少差异,专家认为,这是我们目前所见的最为完整的出土的《老子》古抄写本,应该较多地保留了《老子》的原貌,对研究道家思想的发展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是马王堆汉墓完成发掘50周年,中华书局、湖南博物院两家联合,策划出版了《道德经(马王堆汉墓发掘五十周年纪念版)》,以纪念这件在考古史上影响深远的大事件。该书由陈鼓应先生《道德经译注》和高明先生《帛书老子校注》两个久经历史验证的经典读本组合而成。自出版半年时间里,取得四印的佳绩,实现出版机构与考古研究重镇的双向赋能。
本次活动,中华书局携《道德经(马王堆汉墓发掘五十周年纪念版)》重返湖南博物院——帛书《老子》的收藏地,以当代出版的方式完成这场文明接力。在直播中,湖南博物院陈华丽副研究员带领中华书局主播贾林开启沉浸式游览,深入探访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展。这种创新的直播模式在线上引发了热烈反响,众多读者积极互动,收获良好效果。
在直播的云游环节,陈华丽针对 T 型帛画、帛书《老子》甲本等重点文物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着重描述了帛书《老子》从发现、出土到后续整理的全过程。这让读者们清晰认识到,一份重要文物需历经严谨的考古发掘与科学研究工作,才能重见天日,向世人展现其所蕴含的丰富历史信息与深厚文化价值。
数字永生:AI重构的文化对话
本次盛典活动借助科技赋能,通过重磅嘉宾空降直播间,成功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抖音平台依据《史记》记载,运用最新AI技术,生成了身着春秋深衣、手持竹简的“数字老子”。这位虚拟先哲堪称智慧担当,不仅能针对观众提出的《道德经》相关问题以及各类现代生活相关问题给出精准回应,实时互动答疑;还能从弹幕中提取高频关键词,生成个性化金句。据悉,为了让这个“数字老子”形象更加鲜活,其重现过程采用了多达3000多条语料文本,帮助人工智能理解“无为而无不为”的辩证逻辑,进而实现了典籍的可感可知传播。可以说,这场活动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先进科技的梦幻联动,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双倍加持,最终取得了“1+1>2”的绝佳传播效果。
破界融合:文化场景的重构实验
本次直播创新采用“出版 + 文博 + 科技”三位一体的模式:中华书局把直播间“搬进”博物馆,观众不仅能跟随考古大咖一同游览,还能与 AI 老子在直播间展开互动,共同深入探讨《道德经》的文化与思想内涵。这种独具匠心的直播宣传形式,打破了次元壁。一方面,让观众深入了解有着百年历史的中华书局在古籍整理和传统文化传播领域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另一方面,使观众足不出户就能沉浸式领略湖南博物院的千年国宝,实现了文化推广效果的双向破圈。
“我们正在创造新的文化仪式感”,中华书局执行董事、党委书记肖启明在活动致辞中讲到,“湖南博物院承载着千年湖湘文脉,中华书局肩负着知识传播使命,抖音代表着新兴传播媒介,三者的交流与碰撞必将迸发出新的文化活力。”
战略升级:构建文化传承共同体
在同期举行的“数字时代典籍洽谈会”上,中华书局与湖南博物院围绕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发扬、创新传统文化传播形态,以及未来进一步的深度合作展开了深入交流。双方共同回顾了多年来的合作历程,对本次《道德经》联名出版的合作方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且,双方基于彼此积累的丰富文化资源,达成共识,将在特装书籍、大众主题出版、专项文创产品开发以及特色文旅研学等领域开展进一步的深度合作。未来,双方将共同肩负起“传承中华文脉,讲好中国故事”的历史使命,携手推出更多形式新颖、内容扎实的文化产品。
当两千年前的帛书邂逅AI技术,这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不仅充分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还开创了“技术赋能 + 学术支撑 + 大众参与”的文化传承新范式,并且积极响应了“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号召。中华书局、湖南博物院携手抖音开展战略合作,这一合作标志着文物活化利用迈入“云上传播 + 实体体验”深度融合的新阶段,更意味着传统文化破圈传播迎来一种新范式。正如直播间飘过的弹幕所说:“原来传统文化与Z世代的对话,从来没有距离。”
编辑:黄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