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龙岗区龙岭学校敏聪剧院内琴音流淌,由旅德小提琴博士王子硕、旅俄钢琴博士李广义领衔的师生音乐会在此举行。这场艺术盛宴不仅是视听享受,更是学校 "每周半天计划" 课程体系的深度实践。活动以舞台艺术展演为核心,融合互动教学课堂与场馆沉浸式研学,打破传统教育边界,让学生在艺术浸润中真切感悟 "世界即课堂" 的创新教育理念,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体验的完美交融。
比传统课堂的讲授更直观,音乐会体验课获学生点赞
在4月25日下午的演出中,王子硕、李广义两位博士教师携手学生,以精湛技艺与创新教学,为观众开启音乐探索之旅。
在奏响肖邦《e小调圆舞曲》前,李广义博士化身音乐导师,以生动讲述揭开钢琴乐理的神秘面纱,分享李斯特波澜壮阔的艺术人生。他指尖在施坦威钢琴黑白琴键上灵动跳跃,通过现场教学示范,将不同曲调所承载的喜怒哀乐,如画卷般在学生面前徐徐展开,让他们沉浸式感受音乐传递的情感力量。
王子硕博士则另辟蹊径,巧妙运用皮筋、小尺等生活物品,模拟琴弦振动原理,以趣味横生的方式带领学生探索弦乐发声的科学奥秘,将晦涩的音乐理论转化为直观可感的实践体验。舞台上,师生们默契配合,不仅演绎了车尔尼练习曲、巴赫创意曲等经典之作,在普朗克《托卡塔》、德沃夏克《弦乐四重奏》等曲目演奏中,小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交织共鸣,完美诠释了弦乐四重奏的精妙协作,让在场每一位听众都沉醉于和谐美妙的音乐世界。
龙岭学校六年级学生欧羽航表示,这样的音乐会体验课,比起传统课堂的讲授更直观,有参与性的同时更加深理解。
通过常态化的艺术实践,实现 "场馆即课堂" 的创新教育理念
据介绍,该校敏聪剧场以独特的空间设计与高端配置,重新定义了教学场景的边界。这座占地 1841.93 平方米的 "体育场 - 剧场" 垂直复合空间,犹如一座融合艺术与科技的教育圣殿:施坦威 SPIRIO 自动演奏钢琴承载百年音色传承,顶级音响系统构建环绕式听觉盛宴,座椅下送风的静音设计杜绝外界干扰。其智能场景转换系统,可根据演出需求在室内乐模式与剧场模式间自由切换,为不同形式的艺术表达提供理想空间。
自落成三个月以来,敏聪剧场接连举办教育戏剧排演、教师音乐会及跨学科艺术展演等多元活动。此次主题音乐会更是将这座专业艺术场馆深度融入日常教学,通过常态化的艺术实践,真正实现 "场馆即课堂" 的创新教育理念,为学生搭建起近距离接触高雅艺术、沉浸式学习的优质平台。
校内 10 余个特色场馆转化为“活教材”,构建"处处可学、时时实践"的教育生态
在深圳市教育局大力推行的 “每周半天计划” 引领下,龙岭学校积极探索创新实践路径。受出行、天气、安全、场地等客观因素限制,该校选择 “向内探索”,将校内 10 余个特色场馆转化为 “活教材”,以 “场馆为纸,实践为笔”,精心构建起 “阅读 + 实践 + 创造”的立体学习生态。
每周五下午,四年级学生活跃在校园里的各个场馆内。邮票博物馆化身历史文化的微缩窗口,木工坊与陶艺馆传承工匠精神,黑匣子剧场、敏聪剧院激发艺术想象,天空农场成为自然教育的露天课堂。尤其在整本书阅读领域,该校以PBL项目式学习为纽带,让文字从书页中“生长”出来,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落地成景。
“当幕布拉开时,场馆便成了立体教科书。”龙岭教育集团总校长王永忠表示,通过打破物理空间与学科知识的边界,学校正构建"处处可学、时时实践"的教育生态。未来将持续深化场馆课程开发,让更多学科在真实场景中焕发活力。
采写:南都记者 王童 通讯员 冯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