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账号交易灰产频现,生成内容起号多手段绕过“打标”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原创2025-05-08 11:35

在社交平台里,多篇以“AI起号 条条是爆款”为主题的笔记被分享。与此同时,在某些账号买卖平台,大量利用AI完成起号的账户正等待着被买下。
一直以来,账号买卖被视为网络诈骗、网络水军肆虐的温床,我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就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互联网账号。但随着人工智能被运用于“起号-养号-转卖”的链条,起号的成本和门槛被降低,进一步催化了因账号买卖带来的风险。

图片

AI虚拟人成起号新套路

多手段绕过“AI打标”

观察可见,当前 AI虚拟人在社交平台的应用,出现了通过系统化的 “技术包装” 实现账号快速孵化的现象。

以往,一个优质的账号需要创作者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选题策划、内容撰写、素材收集以及后期制作等一系列繁琐的工作。而现在,AI工具无疑极大降低了内容创作的门槛和成本。借助AI强大的语言生成能力和图像、视频制作功能,创作者只需输入简单的指令,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内容素材,甚至直接生成完整的作品。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发现,多个社交平台出现大量教授 “AI起号秘籍” 的内容。“平台对 AI 内容有限流机制,可以通过‘降 AI 率’处理,比如人工微调画面细节、混合真人配音等。”某位分享者在起号教程中透露。

图片

社交平台分享AI起号的帖子。

这也意味着,平台虽能推出AI检测工具打击AIGC造假,并将随着AI标识要求的出台,完善对AI生成内容的打标动作。但当前,“起号人”通过多次垫图、PS修图等技术手段,往往能绕过审核。社交平台中不乏“成功”的案例,并获得了可观的粉丝数量和平台流量红利。

AI账号转卖行情好”

出现“账号期货”交易

起号成功后的账号用途主要分为三类:电商带货、私域引流卖课、账号转卖。

通过贩卖账号获取利益,并不少见。南都记者注意到,一些由AI生成内容并以此累计几十万粉丝的账号,通过过往链接打开后已经改名,账号买家继承原本AI起号后的粉丝数,进行带货和直播达到盈利。

对于AI起号后存在转卖账号进行获利的情况,平台已有明确治理规定。以抖音为例,在其服务协议和相关规则中就规定,抖音账号仅限本人使用,禁止以任何形式赠与、借用、出租、转让、售卖或以其他方式许可他人使用该账号。

但在现实中,账号明码标价转卖,以及“账号租赁”“代运营”等变相交易都在出现。部分 MCN 机构就会以“内容托管”名义接手AI起号成功的账号,每月收取账号流水作为分成,实质是规避平台“禁止账号交易”的规定。在论坛上,甚至出现了“账号期货”交易——买家提前预订3个月后的万粉账号,首付30%定金,待账号达标后完成交割。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尝试添加多个账号买卖网站人员发现,待售的账号中AI起号、AI内容生成的比例接近一半,集中在颜值赛道,粉丝数从几千到上万不等。

图片

卖号销售部分朋友圈截图,其中有部分账号内容由AI生成

图片

卖号销售人员称这类账号需要等待

通过询问,销售也坦承现在AI起号的账号较多,对于一些特定要求的领域需要交定金等待。在账号买卖市场实际的成交价格约是粉丝数量的10%。

图片

另一卖号销售推荐AI账号,价格约是粉丝数的十分之一

在转卖市场,“三无账号”即同时满足无实名、无账号违规和无作品违规是最有“行情”的品类,而大部分的AI起号账号相较其他更容易满足以上要求。只要达到一定粉丝数量就成为待价而沽的商品,等待被接手。

通过对既往案例的梳理记者发现,无论是协助售卖的中介公司、还是参与买卖的两方都有大量被判罚的例证:早在2022年,海爪公司为交易账号搭建平台、提供服务,构成不正当竞争被判赔150万;2025年4月湖北襄阳市樊城区检察院通报一例通过收购-出售社交平台账号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案例,因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收售账号双方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

上海政法学院佘山学者特聘岗教授徐伟指出:网络平台作为网络内容传播的核心载体需要履行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机制,通过强化技术防控、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估、认证与安全审计制度等方式不断完善。对于平台而言,加强对相关AI起号账号内容的甄别和账号属性的界定尤为关键。需要细化账号属性分类监管,不同属性的账户在流量的倾斜和监管尺度需要互相匹配才能让内容创作回归正轨,使AI回归本位,成为助力创作的工具。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AI治理研究课题组

采写:南都记者 孔令旖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AI新治向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