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晚,中信证券发布了2025年一季报。数据显示,中信证券于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7.61亿元,同比增长29.13%;净利润65.45亿元,同比增长32%。
经纪业务大增长
事实上,早在4月8日晚,中信证券就曾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增提示性公告。内容显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人民币65.45亿元,同比增长32%左右。
对比前后两次数据,中信证券归属净利润并未发生变动。对于业绩的增长,中信证券表示,“营业收入同比增加较多,主要包括财富管理、投资交易等业务收入增加”。
从中信证券公布的合并利润表来看,公司一季度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达到了33.25亿元,同比增长36.18%;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9.76亿元,同比增长12.24%。
此前,中信证券发布了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中信证券实现营业收入637.89亿元,同比增长 6.2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17.04亿元,同比增长10.06%。这意味着,在2025年一季度,中信证券继续维持了营收、净利润的“双增长”态势。
公布一则历史诉讼情况
在一季报中,中信证券还披露了一则诉讼情况。据悉,2025年4月9日,中信证券华南收到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应诉材料。
吴彩泉等11名原告提起证券虚假陈述诉讼,要求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赔偿其投资损失,东旭集团有限公司及中信证券华南等其他36名被告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诉讼金额合计人民币182.82万元。目前案件尚未开庭审理。
中信证券强调,“本案为公司收购广州证券前,原广州证券承做的相关项目引发的纠纷,就案件涉及的潜在损失均已在收购交割之前予以充分考虑,未来对本公司及中信证券华南的潜在损失风险较小。”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吴鸿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