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这所“贯通式培养”高中如何为学子构建升学新赛道

南方都市报APP • 福教动态
原创2025-04-30 17:04

“和同学一起交流,打磨微缩艺术作品,是非常快乐的时光,尤其当我们花了几个月,终于完成一件成品之后,很有成就感。” 一位男生正对记者们侃侃而谈。

图片

近日,广东省11家主流媒体记者走进西交利物浦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外国语高级中学(以下简称“西浦高中”),与学校党委书记兰兵对话,深入探访西浦班、微缩艺术工作室、AI智能教育、学校特色课程等,开启了一场深度探校之旅。

携手西浦,开启教育新征程

记者们采访学校党委书记兰兵。“组建西浦教育集团,是学校发展的一次重大跨越”。兰兵感慨地说:“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我们希望为普通中学生打造更具国际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教育环境。西交利物浦大学(以下简称“西浦大学”)融合了中西高等教育的精髓,在教育质量监控、师资配备、国际认证,特别是研究生升学方面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与西浦大学合作,是我们学校迈向更高质量办学的重要契机,让广大学习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上的学子重新燃起攻读世界名校的希望”。

兰兵提到,学校构建文理、艺体、国际三大书院,涵盖普通高考、艺体高考、国际留学以及西浦升学体系等多元化升学通道。其中倾力打造“西浦班”,通过西浦 “3 + 4 + 1” 升学新通道,助力学生叩响世界顶尖名校大门。

图片

针对记者们特别关心的问题:“组建西浦教育集团后,如何衔接高中与‘大学’的资源”,兰兵书记向记者们详细介绍了“3+4+1”模式和 “6+3+1” 模式。    

据介绍,“3+4+1”模式,是学校为西浦班学子定制的升学通道。“3”是指在“西浦高中”进行 3 年的高中学习,为学生筑牢基础;“4”是考入“西浦大学”进行 4 年的本科学习;“1”是进入世界知名大学攻读 1 年硕士学位。这一模式成功贯通了从高中到国际知名高校的升学之路,为学生铺就了一条通往世界名校的绿色通道。

“6 + 3 + 1”模式是指西浦大学的升学模式,学生高考实际分数按 60% 折算计入总分,作为主要录取依据;高校自主组织的校测成绩(如面试或综合素质评价)占 30%,用于评估学科特长、实践能力;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 10%,体现学生基础学科的长期学习水平。

这说明,西浦高中的学生除了可通过正常高考考入“西浦大学”;还有机会通过“综评”(“6 + 3 + 1”)方式申请“西浦大学”。而且,综评地点可能就设在西浦高中,这是优势。

西浦班,开启卓越升学之旅

记者们走进了备受关注的西浦班。目前,学校三个年级都设有西浦班,为不同阶段的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图片

担任高三西浦班班主任的卢佳琦老师,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的90后,他向记者透露:“西浦班主要通过学生自愿报名,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评价,此外,英语成绩也是重点考察内容,要以能听懂全英文授课为起点。我们希望选拔出那些有潜力、有冲劲、具备国际视野的学生。”

高二西浦班班主任邵珺老师分享道:“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特点都不一样,西浦班采用小班化教学,单人单桌的设置,方便老师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和指导。”

西浦班高三学生兴奋地说:“这里的老师好,学习氛围浓,而且我们经常能得到老师一对一线上线下的辅导,这让我的学习效率大幅提高,成绩提升得特别快。” 高二学生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学校会组织很多综合实践活动,像去香港中文大学参观,在那儿,我亲身感受到了顶尖学府的学术氛围。”

国际书院陈松岩主任进一步补充:“西浦班的升学通道十分广阔,学生们除了可以申请‘西浦大学’,国内的知名大学以及国际上众多知名大学都向他们敞开大门。我们会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升学指导,帮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大学。”

AI 赋能,为学生综合素养赋能

谈起学校的AI智能教育,兰兵谈道:“在当今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AI 技术已经深度融入各个领域,‘西浦大学’在这方面有着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资源,在大学引领下,我们迅速在全校师生中引入AI智能个性化学习,已初见成效。截至目前,学校学生个性化AI 自主学习时长累计已达 30万分钟,这充分体现了大学引领的重要性。”

学校办公室副主任曲颖向记者透露:“学校正在打造一层全新的 AI 智能教育环境,这里将配备最先进的 AI 设备,如虚拟现实教学设备、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力争为学生创造一个沉浸式的 AI 学习空间。”

图片

谈及学校关于AI教育的未来规划,信息中心主任赵小艳老师向记者们介绍,她说:“等新的智能环境搭建好后,我们希望 AI 智能教育能更加深入地融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比如,利用 AI 技术开发更多跨学科的课程,通过 AI 技术实现更精准的教学评价、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方式,为教学改进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目前,学校有部分班级引入了AI 助教机,“遇到难题时,AI 助教机能给出解题思路;不知道怎么学习、复习某一学科,问它也能得到建议。作业完成后交给它批改,还会推送举一反三的练习题,特别实用。” 学生张同学分享着她的使用感受。

特色素养课程:点亮多彩青春

令记者们惊喜的是,学校还隐藏着一间微缩艺术工作室,该工作室曾在日本静冈模型展等国际知名展会中大放异彩。学生的微缩艺术作品,曾参加解放军建军90、95周年系列活动、蛟龙号科考船到访等活动,还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科技馆、盐田图书馆、招商蛇口邮轮中心等地展出。

图片

工作室主持人王毅老师介绍:“2015 年,我结合未来教育对创新实践能力的需求,以及学生对动手探索的热爱,开创了这个工作室。学生在精心打磨作品的过程中,一榫一卯,都倾注着心血,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更培养了专注的态度。这对他们未来走向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记者们了解到,学校的击剑社同样成绩出众,在区赛、市赛乃至全国比赛中屡获佳绩,张振鹏同学荣获全国击剑俱乐部联赛男子U16重剑第一名。

图片

正在练习击剑的学生自豪地告诉记者说:“练习击剑让我的业余生活非常充实,每次比赛获得荣誉,都让我更有动力,特别感激学校有这个课程,让我的热爱得以坚持和继续。”

击剑指导教师郑峰表示:“自组建至今,累计已有33名学生怀揣击剑梦想,投身到击剑队的训练与竞技之中。击剑运动能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毅力,而且学生在学校就能接受专业训练,不用去校外辅导班,让家长们省心省时又省钱。”

图片

在学校的一楼,学校为学生因地制宜地打造了一处街舞训练场,街舞社团社长洪同学告诉记者:“学校会举办艺术节、随机舞蹈等活动为我们提供舞台,让我们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的热爱和长处,那种被认可的感觉太好了。”

街舞指导教师罗东也说道:“这些课程不仅能让学生获得技能方面的提升,还能让他们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看到学生们在活动中逐渐变得自信,我感到很欣慰。”

多元通道,共赴美好未来

探校结束时,已过午饭时间,我们有幸品尝到学校的特色美食。在食堂,我们偶遇了传媒班的学生。当记者们问起她的理想大学时,她落落大方地说:“我想考央传。我本来是零基础,但来到这所学校后,发现学校有很有实力的传媒班,还有很多学长学姐已经成功考入知名传媒院校,这让我也有了为梦想试一试的冲动。”

图片

一个好的学校应该是什么样子?大概就是让学生真切地看到梦想能实现的希望。正如兰兵不断向记者强调的那句:“全力为学生打造多元成长通道,让学生成为理想的追梦者、造梦者、圆梦者。”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通讯员 刘霞辉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