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医疗加速赋能,AI或成为非公医疗增长新引擎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5-04-30 17:09

数字医疗加速赋能,AI或成为非公医疗增长新引擎。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大健康产业领军人物千人大会暨第五届博鳌大健康论坛上,多位嘉宾深入探讨了非公医疗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增长及技术应用,尤其是人工智能推动下的发展新趋势。

图片

面对国家对于非公医疗的政策支持,GE医疗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在中国大健康产业领军人物千人大会暨第五届博鳌大健康论坛上表示:“我们看到了三大趋势共同驱动非公医疗的发展:政策端支持力度加大,市场需求趋于多元化,技术应用尤其是人工智能正在下沉赋能。”这三点,构成了非公医疗穿越不确定性的核心逻辑基础。

丽滋卡尔医院创始人兼董事长刘向丽表示,非公医疗要真正穿越周期,不仅要依赖政策扶持和市场机会,更要在体系建设上形成内生驱动力。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记者了解到,人口老龄化伴随着社会对慢性病、康复护理等服务需求激增,而传统以急性诊疗为主的公立医疗体系无法单独承担未来健康服务压力。非公医疗因其灵活机制和服务创新能力,正在成为慢病管理、康复医疗、高端健康管理等领域的重要供给力量。

针对需求侧变化,刘向丽观察到,高净值群体对健康的认知正在加速升级,从传统的体检、治疗需求,转向对慢病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深度期待,她指出:“未来医疗的核心,不再是‘哪里能治病’,而是谁能管理健康全生命周期。”

刘向丽提出的“精筛+精诊+精治+精管”的“四精”闭环体系,正是对这一消费结构变化的精准回应。通过穿戴设备、AI健康云、慢病模型等工具,满足高净值客户的差异化预防与干预需求。这类创新模式,也正在成为非公医院提升用户黏性与品牌粘性的关键方向。

据悉,多家医院在论坛上分享了AI系统嵌入临床路径后的效果,如乳腺影像智能判读辅助、冠心病风险预测模型、术后恢复监控平台等。人工智能与医疗深度融合加速,不仅提升了诊疗效率,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生资源紧张与医疗不均问题。

丽滋卡尔医院也正在通过一系列AI布局,为用户提供快速精准的医疗服务。刘向丽提到,医院正在打造专属的“云健康系统”,希望实现从智能穿戴设备的数据采集,到7×24小时的健康跟踪,再到疗效分析、疾病预警的闭环管理。医院也积极与国际顶级AI平台展开合作,致力于将AI引入健康管理场景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智能化全周期健康服务。”

GE医疗中国副总裁、非公医疗业务总经理戴红东在论坛上指出:“在AI等数字化技术赋能医疗重构的时代,非公医疗要抓住时机提升临床技术和服务水平,降本增效,推进智慧医院建设。为此,先进的设备、配套智能化服务及前沿的管理理念,将赋能其差异化、专科化发展。”这意味着,民营医疗不仅是引入先进的诊疗设备,更要重新定义自身的“运营中枢”和“服务闭环”。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预测,到2030年,中国医疗智能(智慧医疗)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1万亿元人民币。技术赋能不仅能提升医疗效率,更让非公医疗机构在患者体验、诊疗准确率、运营效率等方面拥有了真正的可持续竞争力。

采写: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陈佩琦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