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大漠、风沙、4天3夜、72公里……这个五一假期,中山市弘科未来学校学子首次奔赴第三届玄奘之路国际青少年戈壁挑战赛。在校长黄翔和两位老师带领下,他们用脚步丈量生命韧性,在苍茫天地间完成了一场特殊的成长课。
穿越无人区时学会自我对话(信念力️),面对挑战时用黄沙埋葬"我不会"(抗挫力),在极限环境下分享最后一口水(共情力)。这不仅是徒步,更是一堂行走的人生哲学课——在广袤戈壁中,学生们收获了课本之外的生存智慧,体验真正的”野蛮生长”。
校长带领,中山市弘科未来学校学子首次奔赴戈壁挑战赛。
弘科未来学子坚韧挑战 戈壁大漠徒行72公里
2025年5月1日-5月5日,来自全球各地的青少年来到莫贺延碛戈壁滩,展开戈壁挑战,积蓄敢于面对未来竞争的勇气。其中,就有来自中山市弘科未来学校的学生们,每天早上6点,起床洗漱吃饭,6点半开跑,用脚步丈量勇气,用汗水书写成长,在戈壁坚韧前行。
4天3夜的挑战在隔壁大漠中进行。
“很累,脚很麻,风很大,路很长,感觉自己好渺小,我都一度要叫救援车了。”挑战第二天,来自中山市弘科未来学校六年级的黄意涵同学想要放弃了。这是她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参与戈壁挑战,然而现实碰到的困难比想象中更艰辛。
同样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参与戈壁挑战,来自五年级的许静菡同学同样也感到很累,风沙把自己吹得几乎寸步难行,无法再抗衡。
偏偏徒行中,沙尘暴又来了,眼前都是沙子,一张嘴嘴里就都是沙子,打开火腿肠咬一口,嘴里也是咯吱咯吱的沙子响声,大风几乎都要把孩子们吹倒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有的同学流鼻血,有的同学发烧了,有的同学几乎就要放弃徒行挑战上救护车了……
戈壁挑战中碰到沙尘暴来袭。
学生们身处风沙之中,如何可以再次突围?领队老师王燕不停地鼓励着孩子,和孩子们聊着各种趣事,“我们放慢脚步,一起喝水补充,给身体适应时间,彼此打气鼓励,再重新踏上旅途。”王燕说,“我们一起来穿越戈壁沙漠,尽管遇到很多困难,但我们一群人发挥‘仁爱’力量,相互鼓励,团队合作,汲取力量,会走得更久,走到最后。”
学子们在戈壁大漠坚韧前行。
“幸好有伙伴们一起,我们一边走一边聊天,彼此鼓励,继续坚持,不能放弃!” 黄意涵同学特别感谢自己坚持下来了,这一路走来,遇到困难尝试想办法解决,锻炼了意志力和耐力,还大开眼界见识到了大漠戈壁自然景观,“有了这次经历,我觉得自己以后碰到困难都不怕了,总会有办法,总能克服的。”
想要放弃的时候,许静菡同学看到徒行活动的旗帜在大风中没有倒下,“那我们也不会倒下!”在老师的鼓励下,她调整了自己的心情,整理了着装,继续前行。“特别感谢父母让我来挑战突破自我,我也向爸爸妈妈证明了我长大了,成功完成了挑战!我懂得了抬头看都是困难,但回头看都不是困难。”
学子们在困难中坚持到底。
“有了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以后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一定能克服困难前往卓越。”在戈壁路途中,另外一名带队老师王晓鹏,持续鼓励孩子们坚持到底。“在戈壁赛场,每一名同学都拼尽全力,实力更强一些的学生冲击金牌收获了成功的喜悦,脚上尽管有伤的学生始终没有放弃走到了终点,生病的学生也没有退赛,搀扶着一起走下去。”
不惧怕苦难,继续前行。
“我们感到特别骄傲,在黄翔校长的带领下,弘科未来学校团队获得了本次青戈赛的‘沙克尔顿奖’——团队成员没有一个人掉队或退赛,全都坚持完成了赛程。特别感谢校长,身体力行全程参与挑战自我,告诉同学们在困难中如何坚持,挑战极限。”谈及那4天3夜的经历,领队老师王燕和王晓鹏依旧感动满满。
中山弘科未来学子坚持完成了赛程。
用脚步丈量生命韧性 用身体学习人生哲学
在4天3夜的时间里,中山市弘科未来学校创始人、校长黄翔全程陪同,和学生们一同走过戈壁72公里的风景与险阻。
为何要自讨苦吃?为何要让孩子来吃苦?当站在戈壁行程起点时,黄翔坚定地认为:教育不是站在讲台上说大道理,而是卷起袖子和学生一起面对真实的世界;带领孩子们来到戈壁,不是要证明苦难值得歌颂,而是要让孩子在灼痛中学会自我疗愈,在迷失时找回方向。“这些课本里学不到的生存智慧,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送给孩子最深沉的爱护。”
校长黄翔带领学子们参加戈壁挑战赛。
“在戈壁当下,我不是校长,而是孩子们并肩前行的战友。”因此,黄翔和学生们一起,戴上帽子,戴上防沙镜,手握登山杖;面对烈日面对风沙面对脚下的路;战胜一个个想要放弃的瞬间;当脚底磨出泡还在坚持的时候,体验“坚韧”不只是作文里的漂亮词汇;当路途中只剩下最后一瓶水,团队成员们一起去分享去承担……
校长黄翔与学生们并肩作战。
当一天的挑战下来,黄翔会带着孩子们一同开“复盘会”,总结今天路上的得与失。当困难重重之时是否自我鼓励咬牙坚持?是否尽力努力去尝试探索想办法?当同伴需要帮助时是否利己利他?是否在集体里团结互助贡献了自己的价值……大家畅所欲言,从复盘分享中汲取新能量。
校长和学生一起穿越风沙。
“教育不只是分数,更是生命里的韧性。”黄翔谈道,在大漠戈壁里,每一公里都是活生生的课堂,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会被风沙吹散娇气,历练出眼神的坚定和生命的韧性,而坚韧是所有能力的底层操作系统。校长亲自带队,是希望用行动告诉孩子们,校长和你们一起流汗流泪,一起穿越风沙,一起跌倒了再爬起来,一起见证“原来我可以”的奇迹。
一起见证“原来我可以”的奇迹。
在一望无垠的戈壁,前面后面都没有人的时候,更能直观感受到作为个体的渺小和脆弱,“但再渺小的个体也能成就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在风沙烈日下,我看到的是咬牙坚持的背影、互相搀扶的双手,还有冲线时含泪的笑脸。”
中山弘科未来学子们的勇气在戈壁大漠中绽放。
黄翔表示,作为教育工作者,有必要竭尽全力让孩子们去看到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当少年们用脚步丈量生命韧性,用身体学习人生哲学,他们的勇气在无人区绽放,才是对开拓者精神最炽热的传承。
“校长,再带我们回沙漠吧!”走过大漠戈壁的弘科未来学子们,对同样走过大漠戈壁的校长如是说。
校长黄翔表示:教育不只是分数,更是生命里的韧性。
文/侯玉晓 黄蔚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