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平和、清雅蕴藉,在这个展览看懂雍正的宫廷艺术!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5-05-09 13:41

保利文化成立25周年,保利拍卖成立20周年之际,北京保利拍卖于2025年5月8日至5月26日在保利艺术博物馆隆重推出“证圆明·致中和——雍正宫廷艺术大展”,汇集全球中国艺术品市场三十余年所涌现的重要雍正器物,旨在多角度呈现雍正皇帝的审美取向,展现清朝宫廷艺术的高度成就和文化内涵,引领观众走近一位真实可鉴的雍正皇帝及其时代风貌。

图片

“证圆明·致中和——雍正宫廷艺术大展”开幕现场。

图片

保利文化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北京保利拍卖董事长郭文鹏致辞。

保利文化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北京保利拍卖董事长郭文鹏在开幕发言中表示:“恰逢保利文化成立二十五周年、北京保利拍卖成立二十周年,本次展览也是保利文化、保利拍卖不忘来路、坚守初心,为更好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馈各界朋友多年来的厚爱和大力支持,奉献的一份礼物。”

他表示:“今后,保利文化、保利拍卖还将继续在坚决维护透明、健康的市场环境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学术研究,深化核心能力,为广大藏家提供更专业、更全面、更贴心的艺术品拍卖服务;保利拍卖将始终立足文化央企社会责任,发挥自身优势,为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图片

国家一级演员,著名主持人,收藏家王刚先生致辞。

图片

北京外国语大学特聘研究员、佳趣雅集常务理事金立言先生致辞。

以“物”重塑

雍正皇帝与他所统治的时代

清世宗雍正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代君主,姓爱新觉罗,名胤禛,生于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1678年12月13日),卒于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1735年10月8日),是康熙皇帝三十五子中排序第四位的皇子,二十一岁受封为贝勒,三十二岁晋封雍亲王,四十五岁登基,在位十三年,死后追谥宪皇帝,庙号世宗,年号雍正,人们习惯称他为雍正皇帝。这是公众熟悉的清代雍正皇帝的史实,而在史实之外的世界,对于这位在位仅十三年的真龙天子,还有着层次丰富、面貌多样的阐释。

雍正皇帝的复杂性或许使他在众多“真龙天子”之中亦能脱颖而出展现其极强的个人魅力,作为统治者,他刚毅果决,勇于革新,勤于理政,肃贪养廉,澄清吏治,扫除颓风,政局稳定,国库充盈;文化生活中则细腻浪漫,精于书法,文采风流,兼采东西文化精髓,追求精致典雅,为有清一朝的文化艺术提升了高度。他上承康熙,下启乾隆,是奠定“康乾盛世”的关键人物,一位真正出色的皇帝。这是史实之外时人与后人对他的评价。

当下的我们,已经无法认识一个绝对真实的雍正皇帝,但是却可以通过他所引领的那个时代的点滴痕迹来重塑一个当下认知中的“雍正皇帝与他所统治的时代”。

800x534_681d68452c754.jpg

800x534_681d684529f52.jpg

800x534_681d684536755.jpg

800x534_681d6845cc71f.jpg

800x534_681d6845c8669.jpg

800x534_681d6845cc0eb.jpg

展厅现场。

五大章节

见证一代帝王的“真性情”

本次展览以“皇权正统,帝王信仰”“文人意趣,雅正为宗”“慕古求新,中西交融〞“内廷恭造,细节掌控”“天工承韵,御瓷风华”五大章节展开。

雍正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君王,他留下了洋洋洒洒不下数十万言的朱批御笔,这些空前绝后的帝王功业为他赢得了最勤政的皇帝之美誉,实至名归。而在他的朱批中有大量对于礼制纹饰构建权力符号体系的点评,各类宫廷常用纹样都得到了样式上的“钦定”,无论是象征着“长治”的过枝瓜果,还是上追宋元画意的“腾龙”,以及各类以成窑技法绘制的全新的帝国祥瑞图景,均和封建集权一起达到了有清一朝的最高点。他延续了父亲康熙皇帝对以艺术强化皇权的神圣性与权威性的方法,并进一步深化为“器以藏礼”的政治实践,即帝王亲自参与设计审定,使艺术超越审美范畴,成为彰显统治合法性的政治语言,最终形成“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皇家艺术范式。

图片

清雍正 粉彩过枝福寿双全八桃五蝠大盘  「大清雍正年制」款 D:50.5 cm

图片

清雍正 青花釉里红加红彩云龙穿花纹玉壶春 「大清雍正年制」款 H:31.2 cm

图片

清雍正 斗彩龙马「河图洛书」图盘 「大清雍正年制」款 D:20.4 cm

在“皇权正统、帝王信仰”这一章节中,清雍正粉彩过枝福寿双全八桃五蝠大盘以细腻笔法勾勒虬枝桃树与五蝠环绕,融合宋画写实精神与康熙以降的过枝技法,寓意福寿双全,表达雍正皇帝笃信祯符、彰显正统的心志;清雍正斗彩龙马“河图洛书”图盘以斗彩绘出龙马负图踏浪的祥瑞景象,辅以祥云江海之饰,象征圣王治世、天命所归,呼应其对古代符瑞的复兴与再造;清雍正青花釉里红加红彩云龙穿花纹玉壶春体现了雍正皇帝对永宣御窑继承与创新,其器形、龙纹形象、写款方式即是对永宣御窑的继承,而青花加釉里红的表现形式是“摹古而不泥古”的创新。

文人画的清雅含蓄和儒家“中正平和”的美学,这与其推崇儒家思想、注重道德教化的治国理念相契合,宫廷器物崇尚精细、秀气、简约,装饰题材上常见花卉、松、竹、梅等各类文人喜爱的元素,器形上则倡导端正雅致,大量单色釉、画风清雅的彩瓷,以及各种精致宫廷小品均蕴含深厚的儒家文化意趣,且诗书画三者更显文意深远,某种程度上看,这些雅致器物的问世也是国家文治的一种辅助,雍正帝以文艺之美将其自身圣君贤主的形象根植民心。

图片

清雍正 虞美人花卉纹碗一对 「大清雍正年制」款 D:9.5 cm

图片

清雍正 御制青花仙人纳福樽「大清雍正年制」款 H:22 cm

图片

清雍正 外胭脂红内洋彩瓜果纹茶圆 「大清雍正年制」款 D:9.5 cm

在“文人意趣、雅正为宗”章节中,清雍正虞美人花卉纹碗(一对)展现了雍正朝粉彩工艺的典雅风尚,呼应雍正皇帝对于这一题材的青睐以及设计者督陶官唐英的个人偏爱,构图稀见,品相完美,弥足珍贵;另一清雍正御制青花仙人纳福樽以仿周汉铜壶的古朴造型,搭配青花描绘佛道仙人,具有灵动飘逸的禅画特色,此类仙人题材在雍正御瓷中极为罕见,风格与康熙安窑贺寿瓷器相近,其单圈六字三行楷书横款有别于雍正朝其它御瓷,独特而罕见。

“慕古求新,中西交融”章节展现的是雍正朝中西合壁、兼容并蓄的一面。雍正朝制瓷技艺在仿古与创新中建立新范式:御窑既精准复烧五大名窑、永宣青花,又运用西洋珐琅料创烧胭脂红、秋葵绿等创新釉彩。雍正推崇古代经典,通过仿古器物表达对传统文化正统性的继承。这种“慕古”审美与其强调“法祖”的统治理念一致,旨在通过艺术强化皇权的历史合法性与文化正统性。

同时,来自欧洲的西洋文明和来自日本的东洋趣味都被雍正皇帝兼容并蓄,给当时的宫廷造作带来了一股全新的风情,陶瓷工艺上“洋彩”“粉彩”等工艺均发展至顶峰,器样造型亦中西合璧,异彩纷呈,既能保持东方的意趣,亦融入开阔的视野,引入外来技术和理念,为宫廷艺术带来全新的风尚。

图片

清雍正 御制洋彩浮雕巴洛克式花卉螭龙纹花台 「雍正年制」款 H:45 cm

如洋彩在雍正时期得以创烧,正是雍正帝吸纳西洋文化的一个鲜明事例。清雍正御制洋彩浮雕巴洛克式花卉螭龙纹花台尊贵典雅,釉彩妍美多姿,它的出现丰富雍正朝洋彩瓷器的实物数据,印证文献关于雍正朝洋彩烧制的记载,还原一段近乎遗忘的辉煌历史。

图片

清雍正 青花缠枝灵芝灯笼瓶 「大清雍正年制」款 H:25 cm

清雍正青花缠枝灵芝灯笼瓶也是雍正帝摹学西洋风潮下的一份见证。其形隽秀挺拔,线条柔美流畅,通体绘饰青花缠枝灵芝纹,枝蔓缠绕,花叶翻卷,密而不乱,纹饰构图洋溢出浓厚的西洋巴洛克气息,其胎釉精良莹润,青花色泽淡雅妍丽,笔触灵动秀润,为清宫摹仿西洋的典范之作。

在“内廷恭造、细节掌控”这一章节中,可以看出雍正皇帝对于器物制作制度事无巨细的干预与绝对标准。雍正时期的皇家造办,每一件文物的设计与制作都需要经过“呈样再做”的程序,即雍正皇帝本人亲自参与器物设计,并且下发制作之后亦通常都要屡经调整、修改,所以充分地反映出帝王审美,而这正是雍正皇帝倡导的“内廷恭造之式”,如现存清宫档案记载其常批注“花样往细致里画”等,这都反映出雍正皇帝极为重视皇家范式的表率性。经过反复推敲的设计纹样被运用在多种工艺手法之中,瓷器、珐琅、漆器、琉璃器、砚台等时代风格鲜明,工艺精湛,从设计到制作完成的各个环节皆恭谨细致,可谓登峰造极之时。

图片

清雍正 青花折枝三多果浮雕莲瓣纹橄榄樽 「大清雍正年制」款 H:41.7 cm

图片

清雍正 青花缠枝花卉铺首耳长颈莲口瓶 「大清雍正年制」款 D:15.5 cm,H:34.5 cm

清三代官窑成就不仅源于皇权意志与百工殚精,更依托于一套从“渐则”探索,“惟则”定型,最终“有则”可循的督造制度。这里“则”字所谓的是因造办处的成立而建立起一套由帝王主导的造办机制。造办处所建立的产造机制圣祖肇基,世宗踵事,终成垂范后世之定制。“天工承韵,御瓷风华”单元以物证史,展示了清三代政善工勤的瓷业秩序,有则可依的窑务流程以及民康物阜的时代缩影。

精彩讲座及互动

走近雍正广彩的前世今生

5月18日15:00,北京外国语大学特聘研究员、佳趣雅集常务理事金立言将在展览现场带来“认识雍正广彩瓷”讲座,解读这批中西合璧的艺术珍品,重点剖析荷兰馆藏“博弈图”樽、纪年款鸡纹碟等代表性展品,揭秘广彩独特的制作工艺与艺术价值。

展览现场还将开展丰富的互动福利活动。观众可参与互动答题,全部答对即可随机获得展览专属卡片一版;也可在现场加盖展览特别设计纪念印章,留下观展印记。此外,将展览精彩瞬间与专属卡片分享至朋友圈、小红书等平台,即有机会加赠精美主题贴纸一套(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26日。

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