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印发《深圳市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建设产业金融中心行动方案(2025-2026年)》(下称《行动方案》),进一步发挥深圳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支持深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
据悉,《行动方案》推出20项具体举措,并明确提出,“十五五”期间,力争构建形成适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优质创新资本集聚的高质量资本市场,以一流的创新资本形成机制、一流的标杆企业、一流的行业机构、一流的市场发展生态、一流的风险防控体系,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深圳新样本、新实践。
拥抱新质生产力发展
构建一流的创新资本形成机制
在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行动方案》提到,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20+8”产业及重点领域,持续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鼓励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规范发展。推动国资和政府投资基金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大胆资本,引导多层次社会金融资本设立长周期业绩考核、激励约束和容错机制。
此外,《行动方案》支持科技企业多元股权融资,聚焦新质生产力建立健全科技企业库,搭建“链主”科技企业引领、“专精特新”企业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筑基的科技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支持“硬科技”企业用好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等“绿色通道”政策。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加大科创相关制度供给,丰富并购重组支付及融资工具,健全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制度。
《行动方案》还提到,强化债券创新品种运用,精准支持科技创新。完善债券融资全链条服务体系,支持“高新”及“战新”企业开展债券融资。加强债券融资工具运用,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金融机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参与债券市场“科技板”。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培育一流的标杆企业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9日,深圳市A股上市公司数量为423家,其中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合计为211家,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一。记者注意到,《行动方案》从以下四个方面强化上市公司质量:
一是把好上市入口关,从源头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完善跨部门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强化拟上市企业问题线索发现,严厉打击违规代持、异常价格突击入股、利益输送等行为。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优化上市培育机制,统筹市、区各级资源,分层分类培训,“一企一策一专班”助力重点企业规范发展,培育高质量上市后备资源。
二是严格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推动治理水平提升。强化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监管,合力构建深圳资本市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严肃惩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等“关键少数”监管。强化央地合力,加大监测预警、摸排处置及跟踪通报力度,化解上市公司重大风险。巩固退市协同机制,畅通退市渠道。
三是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切实增强投资者回报。引导上市公司树立回报投资者意识,提升信息透明度和公司治理规范性。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支持通过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优化上市公司流动性管理。将市值管理纳入国有上市公司评价体系。加强信息披露与股价异动联动监管,依法从严打击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鼓励专业机构设计深圳特色指数产品引导中长期资金聚集。
四是发挥上市公司引领作用,推动产业链整合升级。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支持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整合,打造行业龙头企业。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并购贷款、再贷款工具等特色金融产品。支持传统优势产业上市公司实施数字化转型。支持上市公司完善境内外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为“走出去”提供政策支持。常态化开展上市公司走访,实地摸排上市公司发展难点堵点,以点带面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助力强链补链稳链。
强化功能性发挥
建设一流的行业机构
《行动方案》在行业机构建设领域作出明确部署,督促行业机构树立正确经营理念,校准定位,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强化穿透式监管,加强准入管理,严格关联关系审查。压实行业机构主体责任,引导树牢“合规创造价值”理念,强化从业人员行为管控。聚焦投资者长期回报,督促行业机构坚持长周期考核,强化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机制。强化廉洁宣传教育,推动行业机构健全廉洁从业风险防控机制。
值得关注的是,《行动方案》明确表示,要打造一流投资银行及投资机构,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做优做强,鼓励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特色化经营。以“上市公司质量”为导向强化投行业务监管,推动证券公司健全内控体系,提高执业质量。引导头部证券公司有序发展境外业务,支持企业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国际影响力。
与此同时,推动投资机构提升投研核心能力,优化资源配置。督促投资机构以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为出发点探索产品创新,深入开展数字化转型,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支持投资机构用好社保基金、养老金、年金等投资管理资格,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积极推进深圳个人养老金业务,支持养老金、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快发展权益投资。
除此之外,《行动方案》支持境内外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优质专业服务机构在深落户。引导专业服务机构树立以质量为核心、以风险为导向的执业理念。持续加强信息共享、联合检查、线索移交、联合惩戒等方面的监管协作,依法从严打击专业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构筑一流的资本市场生态体系
在资本市场生态体系建设方面,《行动方案》明确,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塑造结构合理与功能完备的股、债市场和产品体系。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塔基”功能,积极争取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落地。稳慎有序发展期货及衍生品市场,引导产业企业合理运用期货及衍生品管理风险。
全面加强资本市场监管,突出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行动方案》提到,将全面加强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确保监管无死角、无盲区、无例外。持续深化央地协作,健全跨部门重点工作联动机制。探索建立深港两地监管信息通报机制,完善跨境交易监管。完善资本市场舆论引导机制和舆情应对协同机制。
打造立体有机的投资者保护体系,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完善行政监管、行政审判、行政检察协同机制,强化证券执法司法一体化协作。健全资本市场失信行为曝光和联合惩戒机制,强化对“关键少数”、第三方配合造假部门及人员的立体化追责。推动更多证券特别代表人诉讼等案例落地。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调解、仲裁机构功能,加强证券期货纠纷化解。
此外,《行动方案》明确表示,将推动深圳证券交易所与香港联合交易所加大互联互通。全力配合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落地,进一步推动金融支持前海、河套深化改革措施取得新突破,持续深化“跨境理财通”等互联互通机制。吸引境外优质金融机构在深落户发展,支持境外头部机构在深设立QFLP、QDIE等投资主体。支持符合条件的行业机构依法依规开展跨境业务。
坚持“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原则
建立一流的风险防控体系
《行动方案》提到,将持续巩固深化央地协作,持续强化风险源头防控和早期纠正。强化央地协作和跨部门协同,增强风险识别预警前瞻性,坚决遏制增量风险。加强数据共享,持续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信息和风险监测防控平台功能。发挥市区两级政府深入基层优势,跟踪预警上市公司、风险行业机构经营和风险状况。建立健全预期管理机制,有效加强市场沟通,切实回应市场关切。
增强深圳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维护市场平稳运行。要求健全常态化风险处置机制,加大跨部门协同力度,综合运用兼并重组、收购承接、接管托管、司法重整、破产清算等措施处置风险。建立健全风险防控化解问责及督办机制,压实各部门各单位在上市公司风险化解方面责任。激发上市公司内生稳市动力,引导行业机构发挥维护市场稳定健康运行的主力军作用,推动中长期资金发挥市场稳定器作用。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完善重点领域风险处置预案,深化央地协作,推动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落地见效,完善债券违约风险处置机制。优化上市公司退市工作合力,充分发挥常态化退市协同工作机制作用。巩固私募基金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对重点领域强化中小机构风险防范应对。加大对互联网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监测处置力度,加强涉非问题线索发现能力和联合打击力度。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罗曼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