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效应:不麻烦不成交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评论
原创2025-05-12 23:24

图片

后天晚上,假期就要结束了,晚上9点半飞到旧金山,这么晚了,我该不该请朋友去机场接我呢?置身在这美丽的景色中,我开始深度地思考这个问题。

游泳池里,一家子在打水球,球上了岸,妈妈向我伸伸手,让我把球捡起来还给他们,我离开躺椅,捡起球来扔回水里,然后又陷入到深深的思考之中。忽然,水球砸到了我的身上,那个妈妈一脸歉意,我摆摆手、笑了笑,把球扔了回去。无聊的我,继续看着天上的白云,我把今年的幸福和来年的希望放到那块厚厚的、不动的云里面,祈祷它天天悬在我的上空,把那些烦心的事,打成一个包,扔到那块轻飘飘的云上,随风飘散。

“你好”,女性亲切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我一看,那个水里的妈妈上岸了。我报以热烈的微笑,她在我身旁的躺椅落座。我们俩开始拉家常,居家过日子,有很多想不到的事情,经常需要得到家庭成员之外的帮忙,也正是因为如此,需要结交许多家庭成员之外的朋友。中国有句话叫做“不打不成交”,她说美国也有句话,叫做“不麻烦不成交”,而且把它上升成理论:富兰克林效应。她绘声绘色地给我讲了美国国父富兰克林的一段轶事。

当年,有一位难缠的议员总是反对富兰克林,要使政见得以实施,富兰克林必须把他拉到自己的阵营里。

当富兰克林知道这个议员藏有一本绝版的稀世图书时,他觉得机会来了,便主动去找议员借那本书,不出意外,他拿到了那本书。富兰克林说,“当我们再次见面时,他对我说话了(以前从来没有这么做过),而且很有礼貌。后来,他还向我表明随时愿意为我效劳。”

富兰克林把他借书所带来的成功归结为一条简单的原则:曾经帮过你一次忙的人,会比那些你帮助过的人更愿意再帮你一次忙。换句话说,要使某个人喜欢你,那就请他帮你一个忙。

这就是所谓的富兰克林效应,成了美国社交的一条圭臬。

我也就帮她捡了两次球,一来二去竟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帮我打发了这无聊的下午。

通常人们都希望自己是一个被他人需要的人,当你开口请求帮忙时,你在给对方一个暗示:“我信任你,我示弱,需要你”,于是,你们俩也就有了交情。现代社会,时空交换复杂频繁,给人们创造了许多互相交往帮助的机会。Facebook、Uber、Airbnb这些公司在美国出现,绝不是偶然现象,200多年前,他们的国父就指了这条路。

活学活用,回到房间,我立刻给朋友发微信:明晚9:30到达旧金山,有空接我吗?

晚上,望着满天的星星,我一会儿冥思如何把富兰克林效应最大化,一会儿又苦想富兰克林效应的边际……

□郇舒叶

编辑:陈邹心怡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