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林敏儿 通讯员 李佩尧 程佳媛 近日,福田区福保街道联合广东静为律师事务所正式启动“民生律师团”流动服务点入驻企业园区计划,将专业法律服务阵地前移至企业家“家门口”,以“零距离”服务助力河套合作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
服务前置:从“坐等咨询”到“主动上门”
传统法律服务多集中于事后纠纷化解,而此次“民生律师团”流动服务点创新采用“嵌入式”服务模式,将法律资源精准嵌入企业园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人才驿站和园区党群服务中心,推出“周五茶室法律驿站”特色项目。每周五12:00-14:00,由两名执业律师在园区党群服务中心茶室驻点,通过“茶叙式”交流为企业和职工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法治体检、纠纷调解等“零距离”服务。该服务依托园区企业密集、科创人才需求多元的特点,将法律咨询融入日常场景,打造“午间一刻钟”便捷法律服务品牌。
精准服务场景:从个体维权到企业合规双轨发力
在河套人才端,律师团队展现出专业性与实效性并重的服务特色。针对反映员工的竞业禁止、违法延长工作时间且未支付加班费的情况等高频问题,律师团队从违法事实认定、维权路径指导、证据收集建议、赔偿标准计算等给予全面指导,并建议其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定程序主张权益。咨询者表示:“法律顾问的建议非常实用,让我维权更有底气。”
在企业服务端,律师团队深入园区重点科创企业,围绕合同履约风险防范、劳动用工、涉外知识产权保护、进出口税收争议等领域问题开展“法治体检”,帮助企业完善相关法律服务工作指引。
做实长效机制:打造园区法治服务标杆
目前,流动服务点的“定期驻点”机制已逐渐成熟,每周五在园区定时开放。运营一个月来,提供公益法律服务30余人次,累计驻点服务时长超十二小时。
河套合作区是深圳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至关重要。下一步,福保街道将依托“民生律师团”流动服务点,进一步拓展服务半径,联合工会、人社等部门开展“送法进企”专项行动,针对新型用工关系、知识产权保护等难点开设专题培训,为河套园区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