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博众:AI给投教传播装上“导航”,但需警惕信息茧房

南方都市报APP • 湾财社
原创2025-05-14 18:42
图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初,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调研投资者教育基地中指出,“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券监管的首要任务”。近年来,在监管部门持续深入推动下,投教工作内容与形式不断创新,投教服务方式更加丰富,但投教的精准触达率与长效影响力仍有提升空间。在一年一度的“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来临之际,南都湾财社推出“对话投教护航人”系列报道,以深度展现行业机构在投教领域的创新实践、典型经验。

广东博众智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博众”)作为一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一直深耕在投教一线。今年,该公司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投教工作,通过AI生成内容、算法推荐和智能投教助手,为投资者提供个性化、智能化、陪伴式投教服务。AI投教有哪些优势和劣势?AI投教与人工投教如何协同互补?如何平衡投教内容的专业性和传播性?围绕上述问题,近日,南都湾财社记者专访了广东博众党支部书记兼分管投教负责人蔡永嘉。

图片

广东博众党支部书记兼分管投教负责人蔡永嘉。受访者供图

AI给投教内容创作按下“加速键”

南都湾财社:近两年,人工智能狂飙突进,在投教领域的应用也日益深入。我们注意到,贵司于今年2月份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又于3月份宣布推出“投顾智能体”,打造覆盖投研、投教、投顾决策全链条的智能化服务体系。在看来,人工智能技术的跃迁将如何重塑投教行业的内容生产、传播与服务体系?

蔡永嘉:最近两年,人工智能发展势如破竹,2025年也被我们公司内部定义为AI的元年。在整个智能体研发过程中,我们已经深刻感受到,人工智能技术的跃迁,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投教行业的内容生产、传播与服务体系。

先说说内容生产。以前,撰写一篇投教文章,从收集资料、整理思路到完成写作,可能需要花费几天时间。但现在,有了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就像给内容创作按下了“加速键”。它能在短时间内,把海量的数据和内容生成大量高质量的投教内容。

从内容传播角度看,以往我们习惯采用“广撒网”的形式推送投教内容,投教效果参差不齐。现在,借助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和算法推荐,我们能精准地把内容推送给目标用户。就好比给内容装上了“导航”,让它准确地找到对它感兴趣的人,大大提高了内容的触达率。

最后是服务体系。人工智能还让内容传播变得更加互动,智能投教助手可以7×24小时在线,随时解答投资者的疑问,并且博众自研的智能投教系统,通过“测学导练考”五维一体的投教过程,增强用户的投教学习参与感和获得感,还能根据互动数据,进一步优化传播内容和方式,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技术的跃迁,为投教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变革。我们也将继续探索和深化人工智能在投教领域的应用,为投资者提供更优质、更智能的投教服务!

AI投教与人工投教应协同互补

南都湾财社:当AI实现“千人千面”的投教内容推送时,这是否可能强化投资者的信息茧房

蔡永嘉:确实,我们不得不思考,当 AI 实现 “千人千面” 的投教内容推送时,客观上确实会强化投资者的信息茧房。因为AI基于用户过往行为和偏好推送内容,容易让投资者只接触到符合自身认知的信息,长此以往,投资者会被困在自我认知的 “舒适圈” 里,难以接触到多元的投资观点和知识,对市场的理解也可能会逐渐变得片面。

南都湾财社:您认为AI投教还可能会带来哪些问题?未来AI投教与人工投教应如何协同分工?

蔡永嘉:AI投教还可能带来另外两个主要问题。一方面,AI 生成内容的可靠性存疑。尽管AI能整合多方信息,但它毕竟是基于算法和数据运行,若数据存在偏差或算法设计不完善,可能会生成错误或片面的投教内容,误导投资者。另一方面,过度依赖AI投教可能削弱投资者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当投资者习惯了“投喂式”学习,便不再主动探索知识,缺乏独立分析的能力,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难以做出正确决策。

未来,我们认为更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I投教与人工投教相互协同。AI投教可以发挥其高效、精准、数据处理能力强的优势,承担起基础性、重复性的投教工作。人工投教则聚焦于更具深度和温度的环节。专业投教人员可以针对复杂的投资策略、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等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和讲解,帮助投资者构建系统的投资知识体系。此外,人工投教能够关注投资者的心理状态和个性化需求,在面对市场大幅波动时,给予投资者心理疏导和情绪支持,提供一对一的投资规划建议,解决AI难以处理的复杂情感和个性化问题。

只有通过AI投教与人工投教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力,我们才能为投资者打造更完善、更优质的投教服务。

行业投教内容存在同质化问题

南都湾财社:从内容和形式层面来看,您认为目前行业机构的投教内容普遍存在哪些问题?

蔡永嘉:我觉得目前行业机构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投教内容同质化严重,大多是对基础投资知识的重复讲解,缺乏一种独特视角对内容进行再生产,难以有效提升对知识的汲取效率;其次,部分内容过于注重理论,与实际投资场景脱节,投资者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缺乏知识的反馈。

南都湾财社:你们在平衡投教内容专业性、趣味性上有什么技巧和经验?

蔡永嘉:在保持专业底线的同时,我们也积极探索创新表现形式。例如,我们制作了系列漫画《大阳投教漫谈》,将晦涩难懂的金融术语和投资策略,通过可爱的动画角色和有趣的情节展现出来,也获得了广东省优秀投教作品三等奖,成为唯一一家获奖的投资咨询公司。此外,我们还开发了投资模拟小游戏,投资者可以在游戏中模拟真实的投资环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投资决策,游戏过程中系统会实时给出专业的分析和指导,让投资者在实践中加深对投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图片

广东博众的投教作品获广东省优秀投教作品三等奖。受访者供图

南都湾财社:财经网红在投教传播中影响显著,广东博众是否已有自主培育或外部合作财经网红IP的实践?如有,如何确保网红输出的投教内容既符合监管要求,又保持传播吸引力?

蔡永嘉:我们内部有“星计划”IP孵化体系。在内部自主培育投顾IP的实践中,我们所有投教内容都需要经过合规系统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质检,所以从内容层面必须要符合监管要求;在传播方面,亦可通过AI智能体的能力挖掘市场高度关注点,进线整理相关内容,然后通过不同能力的智能体进行生产多类媒体形式进行传播,覆盖不同受众的特点及需求。

统筹:任先博

执行统筹:刘兰兰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刘兰兰

出品:南都投教新知内容实验室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湾财聚焦|广东证券期货业首届微视频比赛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