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有数”栏目
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信心有数”栏目,用数据记录广东实现现代化的奋进之路,用数据描绘万马奔腾共创美好的活力之路,用数据书写每一个你我昂扬向上的信心之路。
千里之行,系于你我;心中有数,广东可期。
5月1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广东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据介绍,《若干措施》围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出了一揽子增量政策,具体包括降低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成本、支持外资研发中心落户等12条措施。
广东发大招,用真金白银和硬核措施,为全省超过1900万家市场主体注入发展动能。本期信心有数,一起看广东新推出的“政策大礼包”都有哪些亮点。
又一重磅政策来了
事关1900万+家市场主体
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已经连续36年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一。同时,广东还有这些亮眼指标:外贸进出口总值全国第一,财政转移支付净贡献全国第一,区域创新能力全国第一,31个制造业大类中有15个行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这些成就的获得,离不开全省经营主体的拼搏奋进与活力迸发。
市场主体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截至目前,广东拥有市场主体超过1900万家,企业超过835万家,均居全国首位。如何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广东用12条“实打实”的惠企措施做出回应。
《若干措施》提出,要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据广东省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省级财政计划连续三年对政府性担保体系增资,预计每年可实现全省政府性担保机构新支持融资规模超1000亿元,服务中小微市场主体超10万户次,带动相关企业增加营收超1500亿元,稳定和服务就业岗位约90万个。真金白银的惠企措施,将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助力企业在广东发展得更好、成长得更好。
真金白银支持“制造业当家”
未来3年再增136亿元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制造业走过了从起家、发家到当家的发展历程,不仅拥有“珠江水、广东粮、岭南衣、粤家电”的传统优势产业,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也是蓬勃发展,已成为全国工业第一大省和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坚持实体经济为本的广东,近3年财政预算中的省级制造业当家相关资金不断增长,今年初已安排262亿元,支持广东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据广东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此轮政策将进一步加大相关支持力度,预计3年将新增安排资金共约136亿元,其中今年内落实安排资金约45亿元,主要从加力降低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成本、加力推进政府投资基金工作等四大维度进行发力。
其中,为进一步降低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成本,《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实施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贷款贴息,对符合条件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年度新增银行贷款,省财政按不超过银行贷款利率的35%进行贴息,每年贴息贷款总规模最高2000亿元。通过一系列惠企措施,助力制造业“轻装快跑”,创新发展。
更大力度支持外资
最高可获1300万元奖励
外资企业是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累计设立外资企业超过35万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将近6000亿美元,外资企业总数仅占全省企业的3%左右,贡献了全省1/4左右的税收和1/3左右的进出口和规上工业增加值。可以说,广东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在粤外企作出的贡献。
近年来,广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外资发展的重磅政策。在政策的有力带动下,今年一季度,广东新设外资企业5922家,增长16.9%,占全国新设外资企业的4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57.6亿元,增速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主要经济大省。
为推动更多跨国公司和高科技外资投资广东、投资大湾区,广东在此轮政策中进一步加大了对外商投资的支持力度。
《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能级奖励,对属于中国区总部、亚太区总部、事业部全球总部的跨国公司总部给予奖励。叠加之前广东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外资发展的政策,对跨国公司总部的奖励幅度大幅提高,符合条件的总部最高能拿到1300万元的奖励。同时,实施外资研发中心落户奖励,对经认定符合条件的外资研发中心,一次性给予最高100万元资助,对跨国公司全球研发中心再叠加给予最高500万元一次性奖励,累加最高可以拿到600万元扶持。
真金白银支持企业降低运营成本、进一步加码外资支持政策……广东用实际行动传递信号:热诚希望全球企业进一步投资广东、扎根广东!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南方智媒科技
策划:王卫国 邹莹
统筹:凌慧珊
数据采集分析:梁雅媛
设计、动效:沈淑婷 邓捷敏
数据来源:广东省商务厅、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及媒体公开报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