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市宝安区
有一所让学生
“边玩边学、笑着进步”的神奇学校
在这里,老师是“游戏策划师”,课堂更像一场大型沉浸式真人游戏。上课像破案,数学课变身“侦探事务所”;英语课玩“消消乐”,App闯关记单词;体育课也能“升级打怪”,传统文化还能“爆改”为潮玩。学生每天通过破解谜题“闯关通关”,在不知不觉中把知识和技能统统收入囊中。这所“自带Buff”的学校,就是天骄小学(集团)天骄小学。
而让学习变得如此“好玩”的背后推手,是一位热爱教育也热爱游戏的“超级玩家”校长,他就是天骄小学(集团)总校长巨晓山——一位用游戏思维破解教育困局的改革先锋。他带领学校用游戏的要素和机制重塑学习行为,用10年时间构建了一所真正属于孩子的“未来学校”。
第 11 期
本期带您走进
天骄小学(集团)
天骄小学
奥一新闻记者专访
该校“游戏化+教学”新玩法
发起者巨晓山校长
一探天骄将游戏化理念
融入教育教学的创新实践路径
天骄小学(集团)天骄小学(以下简称“天骄小学”)建于2002年,系天骄小学(集团)牵头校。学校从“办一所有温度、有情怀、有故事、有风格的未来学校”的目标出发,以“办未来学校,育时代骄子”为办学理念,深入推进“游戏化+教学”改革。
游戏化探究中心
未来教室
经过多年探索,学校初步建立小学游戏化教学新范式,荣获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学校、全国游戏化教学先锋学校、深圳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深圳市年度最具创新力学校等称号。
在宝安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引领下,天骄小学充分发挥核心校示范作用,将游戏化教学的优质经验辐射至流塘小学、潭头小学、东方小学、罗田小学、湖东小学等成员校,打造出具有示范效应的集团化办学新范式。
巨晓山
天骄小学(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天骄小学校长
曾获评广东省骨干校长、深圳市十佳校长、深圳市名校长、深圳市年度教育创新改革领军人物,并担任中国教育学会理事、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委会理事。主持全国、省、市、区课题多项,荣获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
近年来,在《人民教育》《中国基础教育》《中国德育》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编《KDL体育与健康课程》《爱上学习》《会“玩”的班主任工作札记》等,并受邀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委会2025学术年会等会议作主旨分享。
“一个连小学阶段都不快乐的孩子,未来能走多远”,巨晓山校长这一发人深省的“灵魂拷问”,刚好映照了他33载教育生涯的育人初心。在他看来,快乐并非教育的附属品,而是教育应有的底色。然而,现实教育却深陷多重结构性矛盾:国家育才需求与课业负担的拉锯、规范教学与儿童天性的冲突、新课标强调的核心素养与传统教学方式的脱节。
当传统观念将游戏视为学习大敌时,巨晓山校长却从儿童成长规律中洞见了游戏的独特优势,既然游戏能够触发孩子们“好玩”的天性,何不让学习也变得“好玩”起来?在“双减”与新课标背景下,天骄小学这场将游戏元素充分注入教学的变革,正在重新定义“未来教育”的模样……
学科重塑
游戏化课程让学生在玩中提质减负
采访伊始,巨校长首先向我们一语道破游戏化教学的核心:“用游戏情境重构课堂,以游戏思维激活教与学过程”。有人说游戏影响学习,您怎么看?巨晓山校长明确指出:“那是易致孩子成瘾的电子游戏,而非寓教于乐的教育游戏。”他认为,真正的游戏化教学,恰恰能够让学生在玩中学得快乐、学有成效。
深入挖掘游戏机制
打造重构教育场景的破维实验
为什么游戏能让成年人或孩子如此着迷?巨晓山校长在深入研究游戏机制后发现,关键在于其挑战、幻想、悬疑、动手等要素可以激发人们的内在动机。如果将这套游戏机制迁移到教育中,学习是不是也能变得很好玩?
以“数学侦探课程”为例,区别于以往教学中零散添加游戏化元素的做法,该系列课程通过深挖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围绕核心教学目标建立引人入胜的侦探叙事线,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破案的关键线索,枯燥的运算过程变为刺激的推理挑战。四年级的小林同学兴奋地说,“现在遇到数学题,我就会像侦探破案一样分析关键线索、思考多种解法,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数学!”
“互联网+游戏化”
促进师生共进的双向循环
而对于英语学科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需求,游戏化即时反馈的优势恰到好处地让学习效果变得清晰可见。天骄小学英语课程以“互联网+游戏化”为特色,深度融合App和iPad应用。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团队通过游戏化设计激发学习动机,用任务驱动学生的思考探究,并借助即时反馈优化学习路径。随着英语智趣课堂逐渐成熟,课上点名、倒计时等工具助力课堂管理更公平高效,“消消乐”“青蛙过河”等趣味任务将单词记忆转化为充满趣味的闯关游戏。课后,学生们通过思维导图、图文海报、短视频等方式完成学习成果的创造性呈现,在提升学科能力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培养了信息素养。
依托DeepSeek平台,教师团队还基于G-Padagogy轮开发了一系列趣味小游戏,不断探索更多应用场景。英语教师王小舟坦言,在实际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模式也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上好每一节英语课,她在课后花费大量时间研究各类AI工具,将创新方法不断融入教学设计和课程实施中。她强调,“光把知识变成游戏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出游戏化的最佳优势”。
五育并举
游戏化活动打造育人新生态
除了以学科课程为原点推进游戏化教学外,天骄小学还在“五育并举”导向下,将游戏化理念延伸至校园实践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打造立体育人生态。
“英雄联盟”让健康管理“破圈”生长
在国家喊你“减肥”的今天,体重管理并不是新鲜话题。而天骄小学早在“体重管理年”号召出台前,就已精准锁定青少年肥胖、久坐、近视三大痛点,并在全校掀起了一场“英雄联盟”招募计划。
据孙丹老师介绍,基于对学生健康数据的科学分析,教师团队深谙家庭环境在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围绕“知之(Know it)、行之(Do it)、乐之(Love it)”的KDL理念,重点从以下方面带领学生“健康觉醒”:不盲目进行家庭动员,而是为家长派发健康讲座“学习礼包”;打破密密麻麻的“减重计划”,搭建超级英雄训练营,引导学生在超人、蜘蛛侠等角色体验中主动挥洒汗水;摒弃机械的体育作业清单,转而让亲子在“积分挑战赛”中重拾运动乐趣。连续两个月健康打卡成效显著,三、四年级学生BMI超重率由77.5%降至62%,体质状态从“肥胖”向“超重”转变。有家长表示:“孩子不仅体质增强了,我们全家也更注重健康饮食,这种改变让整个家庭更有活力。”
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观看校长杯“英雄联盟赛”排行榜。
学校开展英雄联盟徒步活动。
《元宵宝典》背后
藏着个传统文化“主题乐园”
在巨晓山校长眼中,游戏是儿童打开认知大门的天然密钥。如何让传统文化变成“零零后”爱不释手的“潮玩秘籍”?天骄小学精心设计的《元宵宝典》给出了精彩答案。
在“元宵乐”活动期间,整个校园都被打造成“元宵大富翁”主题乐园:课间时分,孩子们手拿变身“寻福特工”在指定区域争相寻找隐藏的“福”字彩蛋,上演校园“寻福记”;“游春记”则带领孩子穿越时空体验古代春日游学乐趣,“扎纸鸢”“包汤圆”“绘年画”等趣味十足的互动摊位,吸引着孩子们踊跃参与、快乐集章。当每个孩子手中的《元宵宝典》被精心填满时,传统文化的种子已然在他们心里悄然生根,让文化传承在游戏中变成一场妙趣横生的探索之旅。
家校协同
游戏化评价构建立体成长图谱
“叮!您有一份孩子的成长档案,请及时查收。”去年期末,这样一条特别的推送通知点亮了天骄小学每位家长的手机屏幕。点开一看,一份动态生成的“学生成长档案”跃然眼前。
教育评价立足未来之思
直面人才综合素质培养
这份由学校精心设计的电子档案,不仅直观呈现了学生的行为表现,更全面追踪了他们在体质健康、校园活动、校外实践等维度的成长轨迹。这样的个性化成长档案,又是如何诞生的呢?
一切皆源于天骄小学对于未来人才培养的前瞻思考。校长巨晓山提出,新时代的天之骄子应当具备民族文化底色、国际发展视野、健全独立人格、终身学习品质、服务社会意识、幸福生活能力,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为将这一育人目标真正落实到学生身上,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积极贯彻国家教育评价改革相关政策。作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的践行者,天骄小学自2023年起围绕“班级优化大师”构建起一套学生综合素养发展评价系统。
“班级优化大师”协同家校
构建学生立体成长图谱
区别于传统纯文字评价或简单的分数记录,“班级优化大师”创造性实现了“量化考核+情境记录+深度分析”的融通。有老师向我们介绍,班主任不仅能根据需要灵活设置符合学科特点的描述性评价指标,还能实时上传校园活动精彩瞬间,并通过日、周、月、学期等不同时间周期进行阶段性的深度分析,为学生建立起多维度、可视化的成长画像。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其驱动下形成的家校社协同评价机制,更将班主任、科任老师、社团老师以及家长等共同纳入评价网络,形成多方育人合力。如今,当家长翻看孩子的成长档案时,看到的不仅是图表记录,更是立体鲜活的成长故事;当教师复盘教学成效时,掌握的不只是阶段性成果,更是贯穿教育全过程的动态资源库。
始于“让学生快乐成长”的教育初心,这场游戏化教学改革是否达到了当初的预期目标?巨晓山校长毫不犹豫地表示肯定,“基本达到了预期成效”。而在我们看来,这项持续了十年的教育革新已然超出了预期边界。在“双减”导向下,该校“游戏化”驱动的教育创新实践不仅切实达成了学生“减负提质”的追求,更探索出立德树人的创新路径。
如今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巨晓山校长对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游戏化教学探索也有了清晰的规划。但他坚信,不论信息时代如何发展,游戏化作为链接教与学的底层逻辑都会持续进化成一种让师生共同幸福的教育智慧。
治校秘诀
“用游戏寓教于乐”:游戏令人着迷的关键,在于其挑战、幻想、悬疑、动手等要素可以激发人们的内在动机。既然游戏能够触发孩子们“好玩”的天性,如果将游戏的机制迁移到教学当中,用游戏情境重构课堂,以游戏思维激活教与学过程,也能够让学生在玩中学得快乐、学有成效。
“快乐并非教育的附属品,而是教育应有的底色”:“一个连小学阶段都不快乐的孩子,未来能走多远?”在巨晓山校长的教育哲学中,快乐并非教育的附属品,而是教育应有的底色。只有当学生快乐成长,教育才真正回归了其本质。
阅读推荐
•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集团)党委书记 鲁江
• 深圳市西乡中学党委书记 蔡波
• 深圳市宝安区西湾小学校长 徐莹莹
为推动区域教育治理创新,探索和推广教育治理的创新模式,助力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湾区教育样本”。“粤港澳大湾区校长治校大会”案例征集活动正式开启,现面向大湾区教育系统广泛征集优秀案例,期待您的参与和分享!
【指导单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奥一网、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广东现代教育研究院、南方民间智库
【特别支持单位】“名师说”教育新媒体
我们期待更多教育创新者
携成果而来
共同书写
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湾区篇章
欢迎各单位、个人
积极参与申报~
案例申报
申报方式:
面向大湾区教育系统和关注教育的
深圳机构和个人
釆用自行申报和推荐申报两种方式
申报流程: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案例申报表
并报送至奥一官方邮箱:
oeeee@nandu.cc
申报材料
以“申报单位+校长治校大会案例申报表”
命名
Word文档格式提交
联系方式:
可扫描下方企业微信二维码
进行详情咨询
监制:陈文定 刘岸然 谢江涛
统筹:任笑一 陈璐璐 刘晨
策划:陈璐璐
主笔:奥一新闻记者 任贺
产品:廖静文
设计:虢娟
编辑:任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