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公募老将同日卸任引关注,年内基金经理离职潮持续发酵

南方都市报APP • 湾财社
原创2025-05-17 17:17

图片

5月17日,公募基金行业迎来一波人事变动高峰。景顺长城、华夏基金、鹏华基金等多家公募密集发布公告,宣布旗下多只基金变更基金经理。其中,景顺长城明星基金经理鲍无可因“个人原因辞职”卸任全部在管基金,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同日,华夏基金郑鹏、鹏华基金刘涛等多位资深人士也先后宣布卸任产品。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7日,年内公募基金经理变动已达138起,行业人才流动加速趋势显著。

多只基金同日变更基金经理

鲍无可、郑鹏等公募老将卸任引关注

据Wind统计,截至发稿,5月17日单日共有27只基金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涉及14家基金公司。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卸任的基金经理中,鲍无可和郑鹏属于典型的 “公募老将”,其离职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5月17日上午,景顺长城基金发布多则公告,宣布旗下明星基金经理鲍无可因 “个人原因辞职”,卸任旗下8只在管基金,管理规模合计162.07亿元,包括景顺长城能源基建混合、沪港深精选股票等明星产品。公开资料显示,鲍无可自2009年加入景顺长城,从业年限超15年,历任研究部研究员、高级研究员,自2014年6月起担任股票投资部基金经理,后升任该公司股票投资部执行总监,管理规模峰值达271.86亿元,其代表作景顺长城能源基建A任期回报达374.75%,年化回报15.37%。

同日,华夏基金公告称,郑鹏因个人原因离任华夏全球股票 (QDII)、华夏海外聚享混合发起式 (QDII) 等2只基金。郑鹏拥有近20年海外投资经验,管理的华夏全球股票 (QDII) 任期回报 44.23%,华夏海外聚享混合 (QDII) 任期回报 63.98%,均大幅跑赢同类平均。其离职被视为华夏基金QDII业务的重要调整。

此外,鹏华基金刘涛因公司工作调整,不再管理鹏华弘尚混合 A;宝盈基金侯嘉敏因内部工作调整,离任宝盈优质成长混合 A,任期亏损53.93%,由王灏接任;中航基金汪应伟因个人原因离任中航首钢绿能REIT;长信基金姚奕帆因“工作需要”卸任长信医疗保健混合(LOF)A,转由袁婕单独管理。

年内已有多位基金经理发生变动

 公募“去明星化” 趋势加速

近年来,公募行业的人事变动频现,而基金经理离任也更为频繁。Wind数据显示,截至当日,2025年公募行业已有138名基金经理离任,同比增幅达22.1%,基金经理变动总人数同比上升5.4%。

回顾2024年,公募基金行业基金经理离任数量再次创下历史新高。Wind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共有361位基金经理离任,较2023年增加了15.71%,且连续四年离任人数超过300位。去年离职的基金经理中,也包含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如中加基金闫沛贤、中邮创业基金国晓雯、中庚基金丘栋荣、招商基金贾成东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经理离职潮的背后,既有外部市场环境的压力,也有内部激励机制的调整。晨星(中国)高级分析师代景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一方面,随着市场波动加剧,加上明星基金经理往往管理规模相对较大,其面临更大的投资挑战,业绩压力增大。基金公司通常有业绩考核指标,若连续几个周期业绩不达标,可能面临降薪、降职等,甚至被动离职。为追求更好的职业发展,他们可能选择离职到能提供更宽松考核环境的地方。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基金公司激励机制不完善,明星基金经理虽然创造了高收益但可能未获相应回报,与付出不成正比,导致他们为追求更好物质回报而离职。”

此外,公募基金行业 “去明星化” 趋势也在加速。今年以来,张坤、杨谷等副总级基金经理纷纷卸任高管职务,回归投资一线,也反映出公募行业对专业能力的重新重视。在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李一鸣看来,如何完善平台型、团队制等投研体系建设,通过投研的体系化运作,来提升投资标的研究覆盖深度和广度,以及对市场事件的响应速度,成为基金公司需要考虑的重点。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罗曼瑜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