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万订单、90多万公里、10年“零差评”。这不是一道冷冰冰的算术题,而是一名网约车司机无数平凡善举的积累和日复一日的坚守。
来深务工的第12年,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网约车司机黄天华同时获评2025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和2025年广东省劳动模范,成为城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典范。对黄天华来说,网约车司机这份工作不仅仅是一份谋生的手段,更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照亮。他热爱这份工作,因为它带给他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回报,更收获了无数的感激和认可。
安全行驶超90万公里乘客满意度100%
观察黄天华的车,会发现有一些不同于其他滴滴网约车的地方:车外贴着“网约车党员司机岗”“内有急救包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爱心送考车”等标识;车内仪表台上放置有党旗、国旗,座椅靠背上挂着党史知识图;后座备着充电线、矿泉水、湿纸巾等乘客可能会用到的物品。
“我有28年党龄,既是最早一批加入滴滴出行深圳流动党支部的党员驾驶员,也是首批正式‘亮标上岗’的深圳网约车‘党员司机’之一。市民在网约车平台上打车时,‘党员司机’会有清晰的标识,有了这个标识,时刻提醒我要为大家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黄天华说。
黄天华出生在湖南瑶族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母用勤劳的双手和朴素的生活哲学,教会了他“知识改变命运,劳动创造价值”。家里墙上贴满的奖状,是他儿时的骄傲,也是父亲对他无声的期望。长大后,他选择成为一名军人,以自己的方式书写人生篇章。
2013年4月,退役后的黄天华选择来到深圳,两年后成了一名滴滴网约车司机。在黄天华看来,网约车司机和保家卫国的军人一样,都是“为人民服务”。“当年握钢枪保家卫国,现在握方向盘服务市民,都是给老百姓站岗。”他拍了拍方向盘笑道。
握着方向盘的双手布满老茧,却稳稳承载着五万多次平安抵达的承诺。10年间,在滴滴平台累计完成5.35万个订单,安全行驶90多万公里,乘客满意度100%。在深圳接近2000个滴滴司机小队里,他所带领的驾驶员小队在安全驾驶、客户服务、订单收入等方面多次排名第一。
“乘客上车时多问一句‘赶不赶时间’,下车时提醒‘带好随身物品’,用暖心话化解他们的焦虑,这就是我的‘服务经’。”在日常工作中,黄天华会提前半小时研究路况规划最优路线,遇到堵车总会和乘客耐心解释。十年来他记下二十多本“行车手账”,里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医院、学校等场所的上下客注意事项。他用18个字总结自己十年来“零差评”的秘诀:休息好、心情好、心态好、精神爽、服务棒、效率高。
“在深圳只要肯真心付出,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这是黄天华的感受,也是他经历的真实写照: 滴滴全国明星队长、特区十佳爱心人物、省市五一劳动奖章、“广东好人”、广东省劳动模范……10年网约车司机工作生涯里,他荣获了诸多荣誉,但他却谦逊地说:“我只是平凡人做平凡事,感谢这座年轻包容充满活力的城市给予我人生出彩的机会。这些荣誉更是肩上的责任,未来我不仅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更好,还要带动更多身边的人向上向善。”
“移动的暖心驿站”让出行和爱心都精准直达
在黄天华眼里,网约车司机不只是谋生的手段,更是服务市民的工作。他把网约车比作一辆“移动的暖心驿站”,为市民提供美好的出行体验,也用自己力所能及地帮助传递爱与希望。
回忆起成为滴滴司机这些年里印象深刻的故事,黄天华有万千思绪涌上心头。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天气炎热,他接到的订单接客点位处施工路段,电子导航已不起作用。为了准确接到乘客,黄天华边开边问路,走错了路就绕回来重新开,折腾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终于成功和乘客“会师”。黄天华说,“见了面以后,我们都没有抱怨双方,只有望向彼此时眼中的感动。我当时心里在想,他也在原地等了我一个小时呀!我们是双向奔赴。”如此“费劲儿”的一个订单,也成为黄天华难以忘怀的珍贵记忆。
在网约车这一行业,收益和效率有着直接联系。但黄天华的职业信条是,“我坚持干一行、专一行,爱岗敬业。我是一个比较执着的人,从事这份工作以来,对待每一位乘客都不会放弃,一定要抵达目的地。”
而很多时候,黄天华也无意间成为了深圳这座城市的“门面担当”。前段时间,黄天华在深圳东站接到了一个订单。乘客说自己找不到车辆的位置,黄天华便把车停在路边,耐心引导他。直到半小时后,一名满头大汗的年轻人才匆匆赶到车辆跟前。黄天华连忙下车帮他搬行李,待到乘客上车之后给了他一瓶矿泉水润润喉,并且递给他一些湿纸巾让他擦擦汗。过不多时,黄天华突然听到车辆后排传来这名乘客给滴滴平台客服打电话的声音,正当黄天华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时候,乘客说:“我刚大学毕业,是从外地来深圳找工作的。滴滴司机师傅对待乘客很周到、细致,第一次到深圳就能获得暖心服务,真的很惊喜。”
“不但爱岗敬业,还乐于助人,当发现别人身处困境时,总是挺身而出”,黄天华的同事这样评价他。一个典型例子是,2019年7月,黄天华在深圳罗湖草埔充电站成功解救了一起打架的恶性事件。当时在场的人员有200人左右,都在看热闹,没有人劝解。当斗殴的一方拿起铁棒向另一方的头正要砸去时,他一个箭步向前夺下当事人的铁棒,挽救了斗殴双方的生命,及时制止避免了一次流血事件,受到全场人的称赞。
“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12年前,当黄天华第一次踏上深圳这片酝酿着开放能量的热土,他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召唤:“此心安处是吾乡”。深圳平等地关爱和呵护着每一个人,而深圳人也用真心回报真心。
来深多年,黄天华也成为了一名地道的深圳人,做义工成为了他的日常生活。2015年,黄天华就加入了深圳市义工联,平时工作之余还会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例如在地铁站和学校维持交通秩序,到旅游景点做人员引导和卫生清洁工作等。
每年6月,黄天华会主动参加“爱心送考车队”,他在引擎盖上贴上“深圳公益车队爱心送考车 祝考生金榜题名”的标志,换上红马甲,在高考三天期间基本上不对外接单,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接送有需要的高考学子。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黄天华主动加入“滴滴志愿者先锋服务队”,参与核酸检测秩序维护、共享单车防疫消杀等工作。
“就像深圳包容我们一样,能让市民体验到更多的快乐和幸福也是我的目的。未来,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束光,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价值,不断温暖和照亮他人。”黄天华说。
采写:南都记者 林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