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事博物馆党支部书记王芳:要提升博物馆自身的造血能力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5-05-18 00:20

2025年“5·18 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强调博物馆在快速变化社会中需重新确定自身角色,从过去的守护者转变为未来的建构者。广东作为文化大省,其各重点博物馆、美术馆在这一主题下有着丰富的实践与思考。南方都市报为此推出“5・18 国际博物馆日特别策划:馆长同题问答”,探讨广东各博物馆、美术馆在快速变化社会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其在应对社会变化、推动自身发展方面的创新举措与实践经验。

答题人:广州海事博物馆党支部书记王芳

图片

广州海事博物馆党支部书记王芳接受南都记者采访

记者:您如何理解“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这一主题?在您看来,快速变化社会对博物馆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和挑战?

王芳: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进行数字化赋能博物馆。现在博物馆的数字化,不仅是博物馆的事,是整个社会数字化,AI技术非常厉害。博物馆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当然也会受到影响。

博物馆面临的挑战还有生存问题,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存活下来,不被社会淘汰。今年,广州出台了《广州市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实施办法》,鼓励文化文物单位与文化创意相关机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职业院校、重点文旅企业等开展合作。各单位可采取自主研发、授权开发、联名开发、委托经营等方式开展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文创是展览的很好的延伸,我们也在积极开发文创。还有我们也开始做收费特展,这也是为了让财政减少压力。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当中,博物馆怎么样去找准自己的定位,把握一些机会,需要我们博物馆人积极去探索,不是说没钱了就不干了,而是要提升博物馆自身的造血能力。

记者 :为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贵馆在展览策划、教育活动、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哪些创新和变革?

王芳:在展览策划方面,我们的展览注重互动性,一般来讲,在 50 平方米的范围内,不仅需要有文字有文物,还需要有阐释视频和互动,让观众立体感受展览。最新开展的“去天尺五——汉唐长安韦杜家族生活特展”开始收费了,这也是我们的新思路。

图片

去天尺五——汉唐长安韦杜家族生活特展

在教育活动方面,我们也在推广研学。4月,我们和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开发区小学做过研学活动,博物馆人变成 NPC ,给孩子们分配任务,设置一些挑战,孩子们收获也挺大。在运营管理方面,我们也在探讨南海神庙的夜间开放。因为广州夏天很热,如果白天来参观南海神庙遗址的话,经常热得一身汗。夜间开放不会仅是对外开放,而是夜游,会有一些演出,一些数字化的东西加入。

记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对博物馆的期望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贵馆在满足观众多元化需求方面做了哪些努力?未来还有哪些新的发展计划?

王芳 :今年“518”,我们启动了第二届广东省“数字海丝”线上策展大赛,活动延续了首届赛事的创新基因,鼓励青年学生和社会公众利用虚拟现实、3D建模等技术,依托广州海事博物馆开放的文物数字资源,设计互动展览,让千年商港的繁华在云端“复活”。这一赛事不仅为公众提供了参与文化共创的平台,更成为博物馆突破物理边界、拓展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实践。这个比赛是全球范围的,去年有 140 多个学校组团参与,效果非常好,获得第一名的是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博士生们。

年轻人不仅能成为博物馆的参观者,也是博物馆未来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本次“国际博物馆日”期间,我们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广州实验中学、广州市考古研究院黄埔工作站共同开启“走进考古 再现历史”学生策展人活动。这个项目为期2个月,依托黄埔区近年来的重要考古发现,策划考古成果展,并将展览策划的重任交给广州实验中学的同学们分组实施。

此外,暑假,我们也会推出更多关注学生成长的研学活动。现在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希望这个变化可以惠及更多人,让大家感受到博物馆不是那种特别闷的地方,而是一个很有活力很好玩,有创造力的地方。

更多内容请阅读:

广州博物馆馆长吴凌云:博物馆人要有人类学的视野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院长罗奇:探索社会化运营,创新消费场景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需从“文化殿堂”转向“公共空间”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陈晓阳:不只是提供景观式的展览震撼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副院长林冠男:博物馆是文化生产者

广州海事博物馆党支部书记王芳:要提升博物馆自身的造血功能

策划:宋爽 周佩文

统筹:周佩文 朱蓉婷

采写:南都记者 许晓蕾  实习生童茵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刘晨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518国际博物馆日特别策划:馆长同题问答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518国际博物馆日特别策划:馆长同题问答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