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轻噪音、扬尘的影响?”
“今年的管线选材,是否会有更好的效果?”
“会不会很快出现再次开挖的情况?”
5月15日,一场唇枪舌剑般的问答在广州市海珠区嘉仕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展开,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组成的“提问团”不段发问,多个施工单位一一作出回应。这是由广州市道路事务中心联合海珠区住建局举行的海珠区怡趣街计划统筹协调公开会现场,会议首次邀请市民参与占道施工计划统筹决策。
近年来,广州各类地下管线开始老旧化,各类民生建设工程和“超期服役”的地下管线迁改和更新项目日益增加,需要临时占用挖掘城市道路,道路频繁开挖、占道施工信息告知不到位、施工方和市民之间的沟通渠道和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容易导致工程被市民误解。日前,广州敞开决策大门,把占道施工计划统筹会放到社区,并邀请市民参与统筹决策过程,探索建立市民与政府、施工方“面对面”的占道施工计划统筹协商机制,让民生工程成为市民看得见、能参与、可监督的“透明工程”。
会议现场,居民代表在提问。
管线老旧化
施工单位向居民汇报施工方案
海珠区怡趣街路段长约360米,只有双向两车道,周边却聚集着多个大型居民小区,还分布着五中滨江学校、海珠区绿翠幼儿园等机构,上下班高峰期交通通行压力大。即便如此,占道施工仍不可避免,因为附近的燃气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道都出现了问题。为避免多次施工,也为了让市民更加了解施工情况,广州市道路事务中心联合海珠区住建局组织召开了一次占道施工计划统筹协调公开会。
会上,广州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广州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南区分公司、广州市海珠区公共给排水设施监督所等施工单位向居民代表介绍施工的必要性,施工方案、效果以及交通疏解方案,并接受相关部门联合审查。
“怡趣街现状污水管道为亚运期间所建,公司在运维期间发现怡趣街北段现状污水管道部分管段已经塌陷,南段管道存在多处渗漏点。”广州城市排水公司代表介绍到,根据最近进行的管道缺陷检测报告,怡趣街全线15段管道共发现14处缺陷,其中5处为严重缺陷,存在潜在的隐患。若不及时处理,污水管可能出现堵塞、渗漏,致使污水外溢至街面,长期渗漏还会引发水土流失,甚至造成地陷。所以,将对怡趣街的“病害”管道进行统一更换,完工后,将有效降低管道运行水位,减少污水溢流风险。
“海珠区怡乐路嘉仕花园片区中低压燃气管道于1999年7月份建成,近年来,受防腐层老化、杂散电流等因素的影响,嘉仕花园片区燃气管道腐蚀情况严重,抢险维修比例将逐年增加,存在不容忽视的潜在安全隐患。”广州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南区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燃气南区分公司拟实施海珠区怡乐路嘉仕花园中低压燃气管网更新工程,项目完工后,可极大限度消除片区燃气管网安全隐患,保障嘉仕花园、银禧花园1830户居民的安全用气。同时,以此更新改造为契机,对现有管网的规划布置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升级,达到更好地改善城镇燃气布局的目的。
“怡趣街雨水管结构存在隐患,需要修复降低雨水渗透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广州市海珠区公共给排水设施监督所代表介绍,需修复雨水管共七处,分五段办理占道开挖。
值得一说的是,对于需重叠施工区域,几个公司也给了具体的施工方案。道路如何围蔽、夜间施工如何管控等,各公司也做了详细说明。
海珠区怡趣街路段。
居民大胆发问
施工单位现场答疑
随后,在民生协调答疑环节,代表们将居民最关心的问题抛向了施工单位。
“施工点附近有中学、幼儿园,如何减轻噪音、扬尘对学生的影响,我们想看到一个更加细化和具体的施工措施。”居民何女士提问。
“我在这里居住很多年了,附近一直有进行修整,但却没有看到比较好的成果,想了解今年在管道材料方面会不会选用质量更好的?”居民钟先生问道。
“目前的施工是对部分管网进行修复和更新,这次更新之后会不会很快出现再次开挖的情况?”居民刘先生提问。
施工单位也就上述问题一一进行了答复,比如针对扬尘问题,会严格按要求做好施工围蔽、防尘降噪等举措,比如配备洒水车,安排专人负责,确保路面一直保持湿润的状态。在挖机开掘地面和挖土的时候随时进行喷洒工作,确保扬尘在局部开放的范围内,不会外溢到居民区和学校附近。针对噪音问题,会严格禁止在夜间和午休时间进行高噪音施工活动。
关于材料问题,燃气公司代表回复,此次采用了更加耐腐蚀的材料,设计寿命在30年以上,会比之前的使用期限更长。排水公司则回复道,以前管道的规范要求没有那么高,现在新选用的管材是国标二级钢筋混凝土管,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不会产生错节现象。
对于是否会出现很快又开挖的情况?几个施工单位表示,将把施工质量做好,达到设计使用年限。
广州市道路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组织居民代表和施工方面对面沟通,是希望通过占道施工专题协调会的民主协商机制,把过去应对市民投诉的“被动管理”变成对周边居民的“主动服务”,这种多方参与机制让占道施工决策更加透明。
“通过协调会,一方面能了解家门口道路施工的具体方案和建设周期,另一方面我们也知道有意见能够通过什么渠道去反馈。”金雅社区居民代表钟先生对召开这样的协调会表示很满意。
施工单位代表回答居民提问。
推出数字平台、搭建协商机制
让民生工程成为“透明工程”
南都记者了解到,城市地下管线的施工涉及方方面面,以往遇到不同问题需要多次开挖,容易导致周边居民出行和生活不变。为了避免反复挖掘现象频发,海珠区住建局依据地下管线管理计划,统筹施工安排,对一年内计划重合路段协调共同施工,两年内需开挖路段统一时段进场,避免重复开挖。2025年以来,海珠区住建局受理城市道路占用挖掘计划统筹项目158宗,通过计划统筹项目141宗,因条件不成熟不予通过17宗。
海珠区还利用大数据技术破解“无序开挖道路”难题,今年推动开挖管理系统正式上线,其中包含了“道路挖掘计划一张图”功能,将工程信息与地图定位相匹配,精准显示道路施工的具体范围,便于科学安排占用挖掘道路统筹工作,最大程度减少道路反复开挖、施工扰民现象。该系统已向海珠区多个单位开放,可全面收集计划施工信息和反馈意见,还可根据工程建设单位在计划申报阶段绘制的地图定位信息,自动标记占挖范围重合的施工计划,为统筹合并施工提供参考依据。另外,市民也可通过登录城市道路计划系统,按路段关键词查询到已取得计划号占道工程的施工计划时间。
海珠区住房和建设局市政管理科科长蔡焕煜表示,搭建数字平台和协商机制,主要是防止重复开挖,架起居民、施工单位和管理单位沟通渠道。“我们引进居民意见,倾听他们的需求,并将这些声音纳入统筹计划。”
“作为人大代表,我多次收到群众对道路开挖的意见,这次推出数字管理平台,又搭建居民和施工单位的沟通协商机制,一方面反映政府部门对群众呼吁问题的重视,同时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举措。看到问题得到解决,我非常高兴也非常满意。”市人大代表王海兰说道。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蒋臻 实习生劳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