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投入超250辆车,十五运广州赛区交通服务中心成立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5-05-23 21:05

南都讯 记者蒋臻 实习生蒋欣蕾 日均投入超250辆车,服务30个赛事场馆,覆盖213条线路、总里程达1300公里……5月23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交通运输服务中心成立大会暨交通运输服务保障项目签约仪式举办。广州赛区交通运输服务中心的成立,标志着赛事交通保障工作进入专业化、系统化运作阶段。

图片

将于赛事期间投入使用的多种车型。

南都记者在签约仪式上了解到,本届赛会未设集中运动员村,运动员采取“分散居住、赛时集中”的模式,面对参赛运动队、志愿者、观众等13类保障人群,以及23家酒店、30个跨区域比赛场馆的复杂布局,赛事交通保障面临挑战。市执委会决定成立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交通运输服务中心,整合道路保障、交通服务、交通安保等分散职能,由专业化团队统筹交通保障任务,实现统一指挥调度。

据悉,中心将深化“大流线+小流线”双轨规划,按照“一主一备”原则完成覆盖213条线路、总长1300公里的“大流线”规划布局,编制30个场馆、23个酒店交通组织流线方案及图册,确保重点涉赛场所交通保障“小流线”安全顺畅。同时,构建智慧车辆运行调度平台,通过智能任务分发、道路状况预警等方式,实现“车流可视、风险可判、调度可及”,为交通组织安上“智慧脑”;此外,组建“市级交通中心-区级现场调度点”扁平化快速调度网络,明确不同群体保障服务的内容和标准,设定6种服务场景,嵌入9种差异化服务模式。

本届赛事交通运输配置轿车、商务车、中巴、大巴等多元化车型,每日提供50辆轿车、100辆商务车、100辆大巴(含公交车型)以上的运力保障,可以连续服务周期超过20天。值得一提的是,赛事保障车辆选用优先考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型,环保车辆占比超过90%。

“本次赛会,我们投入了全新的无障碍公交。”广州公交集团交通站场中心副总经理刘钰娟介绍道,“这种新型踏板不仅适用于日常平路场景,还能适应部分有路基的人行道和马路路段,尺寸也可以灵活调整以适应不同路段和地形。”南都记者看到,随着清晰的“打开踏板”指令响起,无障碍公交的黄色踏板随即平稳展开,残疾人运动员便可以顺着踏板平稳而下。车辆突破传统人力上掀式操作,采用先进的声控系统,极大提升了无障碍设施的智能化水平与使用便利性。

刘钰娟还透露,广州公交集团正推进公交站场升级改造,力求融入十五运会元素,同时重点建设无障碍设施。“奥体中心公交站是重点,此外还有部分公交站点也会进行翻新。目前,五个主枢纽公交站已完成翻新改造并增设无障碍通道,后续还将对市区主干道公交站点进行系统更新,打造与十五运赛事氛围相呼应的城市交通新风貌。”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