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岭中学种子博物馆正式开馆 打造生态教育新课堂

南方都市报APP • 福教动态
原创2025-07-01 16:54

近日,红岭中学(红岭教育集团)高中部种子博物馆开馆仪式成功举办。开馆仪式由高军丽老师主持。深圳市仙湖植物园党委书记、主任罗栋博士,综合部部长林展二,保种中心杨拓博士,公众服务中心李珊;深圳桐雅种子馆创始人吴健梅老师;红岭中学(红岭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张健,高中部部长阮保国,副部长李剑及家长理事会代表成员等共同出席见证这一极具意义的时刻。

图片

在热烈的掌声中,学校领导与嘉宾共同为种子博物馆剪彩揭牌,标志着博物馆正式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张健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各位来宾的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肯定工作人员在建设种子博物馆过程中的辛勤付出。他提到,种子博物馆是学校为全体师生种下的一颗充满希望的科学种子,更是家校社携手合作、共创未来的友谊种子。这颗种子承载着学校将博物馆建设与课程体系深度融合的愿景,通过不断的成长与演绎,推动生物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进步,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美好目标。

图片

罗栋博士对种子博物馆开馆表示祝贺,对学校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寄语学生们通过种子博物馆在心里种下三颗种子:第一颗种子是好奇的种子,希望学生们能够对这个世界,对生命充满着好奇;第二颗种子是敬畏的种子,希望学生们会对生命的敬畏,对这种自然的热爱;第三颗种子是责任的种子,希望能够培养学生对未来保护生态、维护生态家园的责任感。 

仪式上,仙湖植物园向种子博物馆赠送精编的植物学典籍,助力知识传播。

图片

在杨拓博士的带领讲解下,与会者参观了博物馆。种子博物馆以种子为核心,全方位展现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从全球视野出发,向人们呈现古代文明地区植物的分布,种子作为食物的基础功能,在历史发展衍生出的文明传承,如文字书写系统、植物在药用、饮食及表演文化中的应用等。

图片

馆内展陈设计独具匠心,种子或陈列于展台,或以风铃的样式悬挂空中,形态各异,纹理丰富,记录着历史与知识。除实物标本外,馆内展示的种子传播方式及艺术再创作的作品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观看。互动区更是让学生们能够再次认识种子的形态、鉴定种子的归属、丈量种子的生命尺度,或对种子进行艺术创作,在实践中探索人类与自然共生的可能边界。

图片

种子博物馆的建成是红岭中学(红岭教育集团)高中部育人空间建设的重要成果。它不仅是一个展示种子奇妙世界的窗口,更是一个融合科学教育、艺术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立体化课堂。这标志着学校在“双新”改革背景下,以生物跨学科育人的创新实践迈入新阶段,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未来,该馆将成为学校开展科学教育、生态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通讯员 韦国琼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