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南都报道了深圳高架地铁噪声扰民之困,引发全城共鸣,发布后迅速在深圳各大业主群、社交媒体引发强烈反响,南都多平台阅读量迅速突破十万+,留言转发无数,成为民生热议话题。
被高架地铁噪声包围的小区。摄影:南都记者赵炎雄。
7月2日,深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对深圳市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专题询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韩立清和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黄力平,就如何在先有地铁后有房屋的情况之下减少噪声问题回答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的询问。
深圳市人大代表就交通噪声问题询问相关部门。图片来源:深视新闻。
询问会上,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杨云彪问道,在先有地铁后有房屋的情况下,交通局和地铁集团是否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减少居民的投诉,维护社会稳定。
对此,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韩立清现场回复,“我们也没有完全把责任推给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在‘后建服从先建’的法定基础上,我们会同地铁集团尽最大可能地采取了综合的措施来降低噪声。另外,我们也积极协调区政府和相关开发商,从加建房屋隔声窗、增设新风系统的角度,来降低噪音。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韩立清回复人大代表询问。图片来源:深视新闻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黄力平也坦言,轨道交通的噪声污染,主要是来自早期建设的一些高架线路,集中在4号线5号线一期二期,车轮在轨道上运行碰撞所产生的冲击噪声。2024年,每天午夜到凌晨,大概有7000个员工在维系着网络的正常运营,维修维护等,总共进行了87km的钢轨打磨,还有将近18km的钢轨涂油,有37km敏感地区的高架线路都采取了降低运行速度等等措施。从三期第二阶段开始,基本上已经全部改成地下线路。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黄力平回复人大代表询问。图片来源:深视新闻。
采写:南都记者陈荣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