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钟登机”重塑出行体验,把更多“地面时间”还给旅客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快评
原创2025-07-11 23:19

7月8日起,南航在广州往返北京大兴航线推出“一刻登机”服务,全面取消值机截载时间,允许旅客在航班起飞前15分钟抵达登机口即可乘机,打破了国内机场一般提前30到40分钟停止值机的惯例。消息迅速登上热搜,评论区里“支持”成为高频弹幕,有网友表示“比高铁还方便”。

南航此举并非偶然。近年来,高铁网络日益完善,对中短途航线形成巨大冲击,逼得航司“卷服务”——从跨航司签转到压缩地面流程,都是要把时间差抢回来。另一方面,近年航司运营的数字化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南航与白云、大兴两大枢纽合作程度高,安检、行李分拣、客票系统早已实现一体化,能够为旅客提供高效的安检和登机服务。对高频、轻装、改签灵活的商旅乘客而言,这样的时间红利可望提升航司黏性,增加高舱位收益。

过去国内机场普遍执行“飞机离站前45分钟停止办理乘机手续”的行业基准,源自民航管理部门的早期《航旅指南》:留给航司完成旅客信息上传、舱单平衡、行李配载及安检复核等安全关键流程。各航司、机场又在此基础上自行设定30—40分钟的柜台截载和20分钟登机口关闭,意在预留摆渡、远机位登机和延误缓冲时间,其结果就是旅客常被要求提前两小时到机场,候机区里表情麻木的旅客成为机场一大风景,航空出行“速度优势”被起飞前的漫长等待消解。

为何今天能把关口缩到15分钟?首先当然源于技术进步,“一证通关”“刷脸登机”“无纸化安检”已在97%以上的中国机场落地,大兴、白云更是全流程人脸识别,省去了排队验票与人工核对。其次是旅客结构变化,随身行李箱+在线值机成为主流,商务与周末轻旅行比例飙升,托运需求显著下降。另外,国内新建机场致力于优化候机楼旅客动线,如青岛、成都等新建航站楼最远步行距离控制在600米内,智慧导航实时提示登机口方向。当然,同业示范效应也是民航提升服务的一大推动力。如铁路部门今年已在京广等八条高铁开放宠物托运,持续用“人性化”抢市场份额。民航若不及时迭代服务,客流与收益将进一步被分食。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有托运行李的旅客,南航明确规定仍需在起飞前30分钟完成托运手续。旅客在享受便利服务的同时,也要合理规划行程,避免因个人迟到影响其他乘客和航班正常运行。而高峰时段安检排队、航站楼步行距离等不确定因素,缺乏出行经验的旅客需要特别留意。乘机本质上是群体协作,个人迟到会迫使全机旅客在舱门口“等你”——广播里最常听到的催促其实是对效率的无奈提醒。期待旅客守时、机场精细管理、航司持续用科技做减法,把更多“地面时间”还给乘客。也希望民航管理部门在充分风险评估后,把试点经验推广到更多干线上,让“只用一刻钟”成为行业新常态。 □ 吕德为

编辑:何起良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