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卫健局7月15日消息,2025年7月8日,顺德区监测发现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截至7月15日,顺德全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78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目前,市、区疾病防控工作已开启。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传播媒介与登革热相似。其潜伏期一般是1至12天,通常是3至7天。2005-2007年流行于印度和东南亚地区,曾致百万人患病。
2008年,中国内地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在白云机场被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卫生检疫人员发现。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曾发生一起本地流行,这是该病在国内社区首次暴发。2025一篇论文显示,当时共确诊本地病例173例。2019年,云南省中缅边境地区发生一起由缅甸输入性病例引起的本地基孔肯雅热暴发疫情,确诊121例,其中98例本地病例,23例为缅甸输入病例。
据广东省疾控,目前,没有有效的疫苗和特效药物可以预防和治疗基孔肯雅热,主要是对症处理,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预防方面,防蚊灭蚊、避免叮咬是防护的关键。
顺德区卫健局表示,当前正值高温多雨季节,蚊虫活动频繁,已进入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高发期。广大市民需增强防控意识,定期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清除杂物,从源头上消除蚊虫孳生环境;加强个人和居家防蚊措施,避免蚊虫叮咬;若出现上述类似症状,请及时就诊,并主动告知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
采写:南都记者 唐宇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