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0日,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携带雨带划过珠三角。在广州的台风雨中冼村旧改项目复建区最后两栋村屋拆除。
黎湛均 摄
张志韬 摄
张志韬 摄
黎湛均 摄
黎湛均 摄
这是广州天河冼村旧改迎来历史性时刻,1950栋村屋全部“清零”。这次“清零”瞬间,也浓缩了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艰辛探索历程,是广州市城中村旧改的历史性时刻。
提起广州旧改,尤其是城中村的旧改,绕不开“猎德模式”。一条猎德涌,串起了三条广州新中轴线旁的三条著名大村:猎德村、冼村、石牌村。
结合广州亚运前浩大的城市更新步伐,尤其是珠江新城核心区的建设,先于冼村的城改启动,猎德村先动了起来。
猎德村自2007年拆迁工作启动,到2010年回迁房的顺利交付,再到2015年天汇广场的全面运营,其改造历程堪称广州城市更新的成功案例。
2007年,改造前的猎德村。远处,珠江对岸的广州塔还在建设中。 方谦华摄
2007年,猎德村即将迎来改造拆迁,居民搬运细软撤出。 方谦华 摄
同样是CBD中的城中村,冼村改造从2009年开始筹备,2010年正式启动。
改造前的冼村长什么样子?
同样是一条市中心的城中村,村民和在这里租房的外来打工仔杂居,编写着共生关系的故事集,共同营造着属于当代人生活的烟火场景;也同时与旁边急速发展的中央商务区有点儿“格格不入”。
2024年1月,艺术家陈洲、张晓静在一个艺术项目中展出了收集来的旧物件,一则冼村村民交与沙河镇的报告。 任磊斌 摄
2009年8月,鸟瞰冼村全景。远处的广州塔已经建成,IFC(西塔)则还在建设中。 邹卫 摄
2008年1月24日,冼村旁的冼村路,路面的积水给交通造成不便。瞧,一女子以杂技一般的姿势“骑”在环卫工的三轮车上。 钟锐钧 摄
2009年8月,拥挤的冼村“榕树头”区域。 邹卫 摄
2009年8月,冼村外的黄埔大道路边。每到上下班时段,这里是村中居住的打工仔出行的必经之地。 邹卫 摄
2009年6月,冼村龙舟募捐活动现场。 邹卫 摄
2007年7月,冼村览青大街,一个工人正在焊接工地的围栏栏杆。冼村步行街已经投入改造。 马强 摄
2007年7月,冼村步行街已经投入改造。 马强 摄
2010年3月,现场狭窄的城中村街道里,摆了两家理发店,一位工人在等待段师傅帮他理发。 谭伟山 摄
2010年4月,冼村旧村改造村民签字仪式现场。 孙俊彬 摄
2010年4月,冼村旧村改造村民签字仪式现场。 孙俊彬 摄
冼村旧改项目既是广州市重点旧改项目,也是珠江新城核心区最后一个城中村改造项目。2011年12月9日,保利在广州市冼村实业有限公司召开股东大会的表决中成功,总投资高达150亿元。
项目启动后,首次拆迁随即开始。先拆除的空地瓦砾间成了公共空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态。还没搬走的村民、租客和拆迁工人交集其中。
2012年4月,帐篷搭建出来的临时市场。 张志韬 摄
2010年2月,冼村肉菜市场。 邹卫 摄
2010年5月,冼村步行街。 邹卫 摄
2011年3月31日,冼村开拆现场。 陈辉 摄
2011年4月夜间,冼村村屋拆除现场。 梁炜培 摄
2012年8月,首轮拆迁地块已经建成了部分回迁房。巨大的金属板将拆迁区域围住,仅剩9个出口供居民出入。 实习生 凌翔 记者 张志韬 摄
2014年11月,小贩推车在冼村路与花城大道的机动车道中间卖饭。 梁炜培 摄
冼村在珠江新城核心区的区位一点都不亚于猎德村。高空视觉中的珠江新城,现代建筑的高楼大厦林立,总在东北角这一块留下了一片“洼地”。
1421户村民,1950栋房子。
冼村旧改的复杂情况远超预期。
冼村的人口密度远高于同类城中村,土地资源紧张,再加上珠江新城的崛起,地段价值一路攀升。另外,村集体财产问题、违章建筑处理、宗亲纠葛等因素的影响,利益博弈尤为尖锐。
2010年4月,鸟瞰开拆前夕的冼村。 孙俊彬 摄
2013年,冼村核心区域仍有大量村民房未拆除。南侧的首批复建房接近封顶。 黎湛均 摄
2014年后,冼村村民房的核心区开始封闭拆迁,图为夜间施工场景。该段时期开始,仍在村中居住的村民需要凭证出入。 黎湛均 摄
这片特殊的CBD区域中仍然生机勃勃,每年的龙舟季,冼村居民的龙舟活动仍然活跃。在城市的新一代基建上,冼村这片热土也称为焦点所在。
中国国内第一条时速160千米的全地下市域快线,于2021年9月28日开通运营首通段,冼村站成为广州地铁18号线的始发站。
冼村站施工航拍图。 资料图/广州地铁供图
2018年12月18日,广州市天晴晴朗,凌晨一颗流星划过冼村上空。 张志韬 摄
宴开数百席,每年冼村的龙舟饭都是村中的盛事之一。搬走和没搬走的村民都会回到拆迁区的空地上趁热闹。 黎湛均 摄
2016年,冼村二期回迁房开工;2018年,冼村三期回迁房开工,一期回迁房启动摇珠分房;再到2019年3月才出炉冼村改造新方案;2020年10月三期回迁房封顶。
项目节点相比更成熟样本的琶洲村、猎德村、杨箕村等,冼村的旧改显得漫长。在冼村逐步改造的这些年中,CBD核心区周边的房价早已从2009年的8000元-9000元/平方米,涨至如今的12万-15万元/平方米。
进入2020年代,十余年历程,冼村改造范围内仍留有十余栋村民住宅尚未拆除。
广州市委市政府、天河区委、区政府对冼村留守户问题一直高度关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多次前往实地调研,并与区职能部门、属地街道、村公司开展座谈,了解留守户问题的历史根源,共同商讨解决路径。
2023年11月,天河区委区政府坚持改革创新,在无先例可循情况下率先探索实施依法动迁。2024年5月1日《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条例》正式施行。
2024年12月30日,花城大道旁,冼村旧改融资区的1栋5层村民住宅楼正在拆除。
2024年12月30日,复建房区的一栋村民楼仍屹立在原地。 张志韬 摄
2024年12月30日上午,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冼村旧村改造融资区范围内1栋5层村民住宅楼应声倒地,标志着冼村旧村改造依法动迁工作取得了关键突破,这是《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条例》正式施行以来,广州市依法动迁成功实践的第一例。
2025年7月18日,复建房区域内,再有留守村民房屋被拆除。
黎湛均 摄
黎湛均 摄
黎湛均 摄
每次在有最后一批留守户房屋拆除,村民们都要烧过一串大炮仗。去旧迎新、否极泰来。
历经15年改造,这条全国闻名的城中村,以依法动迁破解僵局、圆满收官。随着全国首部城中村改造专项地方性法规《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条例》实施,冼村成为广州城中村改造依法动迁成功实践的第一村。
视频产品部出品
部分来源:广州市规自局官网、广州地铁、广州日报
摄影报道:南都、N视频记者 张志韬 黎湛均 任磊斌 夏嘉雯 邹卫 马强 钟锐钧 谭伟山 陈辉
编辑:姚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