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有数”栏目
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信心有数”栏目,用数据记录广东实现现代化的奋进之路,用数据描绘万马奔腾共创美好的活力之路,用数据书写每一个你我昂扬向上的信心之路。
千里之行,系于你我;心中有数,广东可期。
截至7月中旬,广东“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已吸纳超10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留粤来粤就业创业。尤为瞩目的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领域迎来超过4万名相关专业毕业生。
作为当之无愧的“低空经济第一省”, 广东低空经济家底厚,给英才们提供了一片就业沃土,不论容量还是引力,都管够!底气何在?优势何在?本期信心有数一起看!
外卖、快递“空中秒送”
低空经济场景丰富活力足
一架无人机贴着浪花掠过,把刚出水的海鲜送到对岸的厨房;城市楼宇之间,提着外卖的无人机稳稳降下,把刚出炉的下午茶送到上班族手中……万物皆可飞抵,这些只在科幻电影里出现过的场景已照进现实,“飞”入广东城市日常生活。数据显示,广东无人机物流配送年飞行近80万架次。算下来,平均每40秒有一架物流无人机腾空。
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正以几何速度迭代创新,一幅幅“低空+”图景在广东落地生根。在物流配送领域,无人机已实现跨境电商商品直达配送、跨海高值海产品运输;在城市治理方面,警用无人机用于交通执法、治安巡逻;在应急救援领域,无人机可快速抵达灾害现场,进行灾情侦察、物资投放;在低空文旅领域,低空观光、飞行体验等项目日益受到游客青睐,成为旅游市场的新“爆点”。
场景跑得快,是因为脚下的“跑道”早已铺好。过去两年,大大小小的通用机场和临时起降点悄悄爬上了广东地图,有的藏在产业园屋顶,有的嵌入公园景区,还有的干脆设在高铁站中。据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底,广东开通5G-A基站超1.1万个,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已率先建成了一批低空起降场(点);全省累计开通无人机航线超700条,正加速构建全省30分钟航空医疗救援网络。
低空经济规模超千亿
超1.5万低空经济企业铸底气
广东的低空家底有多厚?规模已超千亿元,稳坐全国省域头把交椅。市场份额方面更是领跑之姿,广东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占全国95%、占全球70%,工业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占全国54%、占全球40%。也就是说,全球每卖出10台消费级无人机,就有7台来自广东。
超1.5万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机会超多!这里不仅诞生了大疆创新、亿航智能、小鹏汇天等闪耀全球的行业标杆,还有飞行器零部件制造、飞行服务、应用软件开发等方面众多专注于低空经济细分领域的中小企业,共同构成了广东低空经济庞大的产业集群。
数据显示,全国三成以上低空产业链企业聚集广东,从高端芯片研发、精密传感器制造,到航空级复合材料供应、高能量密度电池攻关,珠三角地区形成了高度协同的供应链网络。广东低空经济“研发-制造-服务”的黄金生态圈,为产业腾飞注入澎湃动能,更为就业创业注入活力和机遇。
全省多地布局抢先机
多项低空经济政策支持领跑全国
广东何以稳坐低空经济“头号玩家”交椅?前瞻的战略布局与坚定的资源投入是关键推手。全省层面率先发布《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提出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超过3000亿元,全省通用飞机飞行达到15万小时,在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全空间无人体系等试点示范取得积极进展。
广州、深圳、珠海多地快速响应,形成覆盖研发创新、场景开放、空域管理的“1+N”政策矩阵。广州依托广汽、小鹏汇天等龙头,在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与飞行汽车领域突飞猛进;深圳发挥大疆创新引领效应,深化工业无人机在电力巡检、精准农业等场景的应用,开通近300条航线构建智慧物流网;珠海借力中国航展IP,打造全国首个低空立体交通管理系统,探索跨境低空飞行;东莞剑指“低空场景之城”,年内将落地超百个示范应用;佛山、惠州等地也在细分赛道加速布局。
今年6月,广东更集中批复总投资超66亿元的重大项目,从增城低空科技园的氢能研发,到大亚湾的飞行器综合测试基地,项目覆盖全产业链条。基础设施建设也处于加速度,根据《广东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20—2035年)》,广东将构建覆盖全省的通用机场网络,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目前全省积极布局通用机场,已备案通用机场数量不断增加。
手握“世界工厂”的积淀,秉承敢饮“头啖汤”的岭南精神,这片充满“飞”凡机遇的热土,持续释放着对人才的强劲“引力场”——天空已铺就跑道,只待英才齐汇。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南方智媒科技
策划:王卫国 邹莹
统筹:凌慧珊
文案:梁雅媛 孔令旖
设计动效:沈淑婷 邓捷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