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十答 | 关于基孔肯雅热,你最关心的问题都在这里!

南都N视频APP · 新闻快线
转载2025-07-27 09:19

问:最典型的症状是什么?

答:典型症状为发热、关节疼痛、皮疹。最典型症状、首发症状可能为小关节疼痛明显。

问:会出现母婴传播吗?

答:很罕见。基孔肯雅热主要以“人—蚊—人”的方式传播,不会“人传人”。

问:关节痛会持续多久?是否有后遗症?

答:大多数都比较短期,比如几周到几个月。但确有少部分患者的症状超过半年甚至一年(比例一般在百分之几)。

问:我家附近有病例,应该怎么办?

答:做好防蚊灭蚊,不要被蚊子叮咬。第一时间检查阳台、室内容器等,清倒积水;及时清理生活垃圾,如垃圾袋、一次性饭盒、水杯等。

问:有办法自测吗?

答:没办法自测,需要到医疗机构进行检测。若出现三大症状(关节痛、皮疹和发热)之一且有外出史,可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

问:能否自行用药?

答:当出现发热症状时,建议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由医生进行专业判断后再开具药物。在未排除登革热之前,不建议自行使用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药物,以免因用药不当而加重病情或引发其他不良反应。

问:感染后能自行恢复吗?

答:多数患者为轻症,大约会在1~2周内康复。

问:平时该怎么预防?

答:没有疫情的地区不必过度担心,一般性防护即可。避免在白纹伊蚊出没频繁的时段(上午7-9点,下午4-6点),在户外长时间逗留。可使用驱蚊剂、穿浅色衣服和长袖长裤、装纱窗纱门、使用蚊帐等防蚊。

问:气温越高,伊蚊传播病毒就越活跃吗?

答:不是。蚊虫最适合的温度一般在25℃~28℃之间。如果气温超过33℃,甚至35℃,蚊虫的密度并不是最高的。

问:目前南美、东南亚等地基孔肯雅热流行,暑期还能外出旅行吗?

答:出行前一定要查询当地疫情信息,做好充分的驱蚊防蚊准备。归国后14天内做好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来源:南方+

编辑: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