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
西泠印社社藏金石书画精品展
时间:7月20日至10月20日
地点: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1号厅
“百廿风华 播芳六合——西泠印社社藏金石书画精品展”于7月22日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开幕,首次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公众展出西泠印社122年来社藏的200余件珍品。展览涵盖书画、篆刻、金石拓本、印谱、印屏等多个门类,来自何震、西泠八家、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傅抱石、李叔同等名家作品,开创了西泠印社文人篆刻藏品大规模外展的先河。
展览分为六个展区,“君子风骨”“标领艺林”“群星璀璨”以书画作品为主,“文人篆刻”“金石拓本”“印谱”则以金石作品为主,系统梳理了西泠印社122年历程。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百廿年的印人、文人交往史,亲历百年印学传统与当代文化交融的丰富底蕴。
融合与对话——2024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广州站)
时间:7月25日至8月15日
地点:广州画院美术馆(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内环西路66号)
由文化和旅游部、香港特区政府、澳门特区政府联合主办的“2024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广州站)”于7月25日在广州画院美术馆开幕,展期至8月15日。展览由香港、澳门及广州三大单元构成,以跨媒介、跨文化的方式呈现三地艺术语言:广州单元题为“今日风南生”,展出42件作品,从传统绘画到人工智能生成艺术,探讨“科技+人文”的新方向;香港单元“香港快拍·城市漫步”展现东方与西方文化融合的城市品格,通过4组装置与4组艺术家作品表达其别具特色的文化景观;澳门单元“即非澳门,是名澳门”呈现30件作品,反思城市历史、身份认同与个体记忆。展览特别设置“艺术与科技”实验板块,观众可体验神经美学交互装置、数字孪生城市模型等作品,感受AI艺术创作的边界拓展与传统技艺的当代转化,如广绣融合激光雕刻、潮州木偶联动机械臂等创新尝试。
——深圳——
蒋兆和:属于我的荒草径
时间:7月23日至10月21日
地点: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三楼A3展厅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主办,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承办的“蒋兆和:属于我的荒草径”展览于7月23日在深圳举办 。蒋兆和(1904–1986)开创性地将中国传统笔墨与西方写实造型融合,构建了兼具民族性与现代性的水墨人物画体系,以现实主义之笔直指人性本质,以人文关怀之心叩问社会现实,其艺术实践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开辟独树一帜的“荒草径” 。
本次展览汇集蒋兆和80余件代表作品,通过数字交互与AI生成技术,让水墨人物在光影中“苏醒”,实现传统笔墨与智能算法的跨时空对话,彰显科技艺术融合基因,续写其人文精神。这条“荒草径”连接传统与当代,搭建起跨越时空的对话平台,每一位走进展览的观众,都能获得独特的美学感悟与精神共鸣。
张荔英:“我的人生可被视作四场历史事件——皆为战争”
时间:8月9日至12月7日
地点:何香凝美术馆7–8展厅
张荔英(1906–1993)出身中国浙江的一个显赫富商家族,曾辗转于上海、巴黎、纽约、新加坡等国际都会,最终定居狮城。她将现代主义技法与不同文化语境融合,宣称“我的人生可被视作四场历史事件——皆为战争……因此,我的生命亦被分割为四个国度中的四段篇章”。本次展览系自1947年上海个展后,张荔英作品在中国首次全景呈现,将展出62件精选作品,系统梳理其横跨1930至1970年代的艺术轨迹。观众可通过她描绘市井烟火与异国景致的画笔,窥见“如实描绘人们的生活——鲜活、生动且充满生机”的艺术使命。
我随潮流来——戴泽的跨世纪目光
时间:7月25日至11月9日
地点:深圳美术馆(新馆)三层8、9、10、11号展厅
戴泽(1922—2023),四川云阳人,当代著名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展览以“集体与个体的对话”为核心,通过“集体叙事的历史担当与个体叙事的自我觉醒”两条并行叙事线,系统梳理他跨越八十余年的艺术实践。展览分“艺术之源”“历史之思”“目击之象”“自然之叹”“山海之魂”五大篇章,呈现他从早期艺术启蒙和现实主义创作,到对自然与山海题材的生命感悟。观众可通过这一结构,清晰见证戴泽在时代使命与个人艺术追求之间平衡抉择的心路历程。
大成敦煌——敦煌文化艺术大展
时间:7月26日至11月23日
地点:深圳市南山博物馆
由敦煌研究院与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大成敦煌——敦煌文化艺术大展”,堪称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展品最丰富、文物数量最多的敦煌文化艺术大展。展览将展出205余件套珍贵展品,分为“丝路明珠”“佛国圣境”“人间万象”“石室宝藏”“考古探秘”“众心一念”六大板块,通过实物与多媒体相结合的形式,全方位呈现敦煌文化的深邃内涵。
展品亮点值得期待:数字复原6座特级保护洞窟,其中包括第3窟和第285窟这两个不开放洞窟;最早的第275窟实现数字化整窟输出;展出国宝级文物和藏经洞数字化成果首次亮相粤港澳大湾区;还有60余幅临摹品与80余件文物真迹,让观众近距离领略敦煌艺术瑰宝,在深圳便可体验悠久文明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深刻文化实践。
——澳门——
艺文荟澳: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 2025
时间:7月19日至10月19日
地点:澳门艺术博物馆及全城多地展览空间
“艺文荟澳2025”是由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指导、文化局主办的大型国际文化艺术盛事,以“嗨,你干甚麼来了?”为主题,跨越城市肌理与历史记忆,激发艺术与公共空间的共鸣。主场展于7月19日开放,展出来自13个国家/地区共46位艺术家,近80件/套前沿创作,作品包括绘画、雕塑、装置、影像、摄影和人工智能等多种媒介。
展览涵盖主场展、公共艺术展、城市馆、特展、本地策展计划、平行展六大板块,串联遍布全城的近三十个展览,荟萃十多个国家/地区的前沿艺术家,革新艺术叙事,活化历史场域,深入社区肌理,激发人文动力,使澳门成为生活与艺术交织共鸣的缪斯之城。策展人冯博一通过日常提问式主题设问,对应现实,反思和探讨澳门“在地”的历史、记忆和当下全球化的复杂局面,探勘个体与世界共生的奥义。
——香港——
第26届香港动漫电玩节
时间:7月25日至7月29日
地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第26届香港动漫电玩节25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吸引约160个商家和610多位潮玩设计师等参展,展示多款动漫潮流产品。本届香港动漫电玩节的“香港国际潮玩博览”汇聚了日本、泰国、新加坡、美国、西班牙等12个国家及地区近70位设计师。他们通过雕刻、绘画等示范,与动漫迷交流互动。此外,有漫画家分别以维多利亚港、李小龙等别具香港特色的主题进行即兴创作。
本届香港动漫电玩节规模创新高,展览面积由去年的19890平方米增加近一倍至34872平方米,现场设置了近800个摊位。现场汇聚了多个国际知名商家,打造了多个以人气动漫IP为主题的展馆。有参展商家还原动画的经典场景,设置亮丽打卡点,并运用悬浮建筑与无限镜像等技术,为参观者带来全方位沉浸体验。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周佩文 实习生罗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