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南都N视频记者余晓宇 近日,由风语筑总策划、何镜堂教授主持建筑设计、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负责室内展陈的“微都市”实验场——建筑模型博物馆广州馆,开启了为期四天的限时试运行。这不仅是一次公共性压力测试,更见证了观众如火的热情,为岭南盛夏注入了最滚烫的活力。
7月22日-25日的四天试运行,每日仅限100个名额,限时开放。活动一经启动,预约通道的门票便场场秒罄,火爆程度直追当年的上海馆。
此前,建筑模型博物馆上海馆便以“沪上最火爆也最难约”著称,明星与大众的打卡盛况刷屏社交媒体,更被列入上海“文创50条”重点项目。如今,广州馆承袭了上海馆的高水准基因,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以建筑模型为核心的专业场馆,它以“模型”这一独特媒介,串联起建筑、城市、艺术与公众的对话,引导观众在缩微之间读宏观,于构件之中思体系。
馆内还拥有由何镜堂、宋春华等14位建筑与艺术界的专家组成的顶级学术委员会,其藏品体系与学术资源一脉相承,底蕴深厚。
不仅如此,建筑模型博物馆广州馆还精心设置了三个“第一次”,丰富大众观展体验。
第一次把岭南传统“装进”模型: 围屋、竹筒楼、院宅、园林——四大空间原型被巧妙抽象为“内建筑”,瞬间唤醒老广的集体记忆。
第一次把建筑图纸“拆开”给你看: 从国家版本馆到乡村驿站,从概念草图到1:50手工模型,一步一景,如同翻阅一部鲜活的“立体建筑史”。
第一次把“微都市”搬进室内: 半户外庭院、可坐可躺的大阶梯、悬浮展架……逛展不再只是观看,更像在探索一座“可以带走的建筑模型”。
试运行的四天,400人,只是一场小规模的压力测试。当建筑学会“折叠”自己,人就会“展开”自己。岭南的这座“微都市”,才刚刚开始它的第一次呼吸。
目前,该馆还未正式运行,正式开馆日期将在未来择期发布。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