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滨海湾环境报告多个数据未公布,官方:公示内容满足要求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5-07-28 18:53

日前,东莞滨海湾新区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东莞滨海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4年度环境管理状况评估报告》(以下简称《2024年度评估报告》)。值得关注的是,与《东莞滨海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3年度环境管理状况评估报告》(以下简称《2023年度评估报告》)相比,《2024年度评估报告》内容大大“缩水”。《2023年度评估报告》足有92页,而《2024年度评估报告》仅13页,多个数据和信息均未公布。对此,滨海湾新区管委会回应称,“本次公示内容满足相关要求,对详细评估报告不再进行公示。”

图片

地表水环境质量

区域地表水水环境质量呈改善趋势

根据《2024年度评估报告》,滨海湾新区区域主要水体为茅洲河、东引运河等。同时,附近还有部分地表河涌,主要包括塞古涌、沙涌、苗涌、龙涌、磨碟河等,这些河涌水最终将入海。此外,高新区内的长安新区污水处理厂排污口设置在茅洲河下游。

根据《东莞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的地表水例行监测数据,2022年、2023年茅洲河(共和村)水质类别均为Ⅲ类,相比于2021年度水质类别Ⅳ类有所提升,说明茅洲河水质改善明显;茅洲河(共和村断面)2024年1月-2025年4月月均值均能达标,未出现Ⅴ类水质,月均值水质相对稳定。

根据2023年9月-2025年4月地表水补充监测数据,在监测时期,茅洲河均未出现超标,均能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水质目标;其余河涌水质改善明显。

《2024年度评估报告》称,总体上来看,其区域地表水水环境质量呈改善趋势。

图片

近年来,滨海湾推进海岸线整治,打造黄金海岸。南都N视频资料图

近岸海域环境质量:

主要超标因子无机氮浓度呈减小趋势

活性磷酸盐、无机氮是珠江口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

《2024年度评估报告》称,在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方面,根据例行监测数据,交椅湾布设有GDN19002、GDN02001近岸海域例行监测点位;主要超标因子无机氮浓度从2022年-2024年呈现减小的趋势,活性磷酸盐有小幅度波动;2023年,东莞2个近岸海域国控水质监测点(GDN19001和 GDN19002)无机氮浓度均值1.87mg/L,同比改善7.43%,达到省定年度目标。

根据本次补充监测数据,在本次监测时期,活性磷酸盐、无机氮浓度均有一定比例的减小,且2024年补充监测数据中活性磷酸盐均能满足海水三类水质目标,说明区域海水超标因子呈现逐步改善的趋势,其他因子有一定的波动,能满足海水三类水质标准。

据了解,总氮是水环境含氮物质的总和,包括无机氮和有机氮,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城市面源污染,以及食品、造纸、印染等行业工业废水、农业污染等。海洋无机氮的主要来源是陆域总氮输入,水环境中所有含氮物质均相互转换/循环。

图片

交椅湾无机氮浓度从2022年-2024年呈现减小的趋势。南都N视频资料图

关注

评估报告“缩水”?

【内容压缩】

去年评估报告92页,今年仅13页

南都N视频记者留意到,《2023年度评估报告》多达92页,各项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内容非常详细;而此次发布的《2024年度评估报告》仅有13页,多个数据和信息“消失”。

据了解,《2024年度评估报告》共包括“评估背景”“环境功能区划”“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高新区环境管理现状”“高新区环境风险管理现状”“高新区现存问题及改进建议”6大部分。

对于公众最为关注的“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部分,《2024年度评估报告》仅有2页内容;而《2023年度评估报告》则多达39页。

以“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为例,《2024年度评估报告》公布的内容仅有寥寥两句:“根据2019-2023年的《东莞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东莞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呈不断改善的变化趋势;根据2024年大气环境现状补充监测数据,高新区内各个大气补充监测点位的各项指标均未超标,满足相应执行质量标准。”

而在《2023年度评估报告》中,对于空气质量的现状调查和评价足有4页内容(3页是文字内容、1页是大气监测布点图)。其中,详细记录了监测站布设、监测项目、监测时间和频次、采样分析方法、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等等。

此外,在去年引发热议的“近岸海域水质现状调查与评价”方面,《2023年度评估报告》有近4页内容,包括近岸海域历史监测数据分析与评价、近岸海域现状补充监测数据分析与评价(监测点位、监测因子、评价标准、评价结果等),甚至还用了足足一页的篇幅列出了“近岸海域海水补充监测数据统计表”和“近岸海域海水补充监测数据单因子指标统计表”;而《2024年度评估报告》仅有简单的200余字。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2023年度评估报告》,在近岸海域水质现状调查与评价方面,其活性磷酸盐、无机氮在监测时期均出现超标;“总体上来看,滨海湾周边的交椅湾水质相对较差。”《2023年度评估报告》出炉后,南都曾对此做了专题报道(《东莞滨海湾环境报告出炉:交椅湾水质相对较差》《交椅湾水质多年相对较差,东莞滨海湾如何做好“水文章”?》),引起广泛关注。

【官方回应】

“本次公示内容满足相关要求”

《2024年度评估报告》内容为何“缩水”?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日前,滨海湾新区管委会回应称,《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粤环函〔2021〕64号)(以下简称《园区环境评估工作函》)指出:“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应每年按环境要素对产业园区区域环境质量进行统一监测和评价,梳理产业园区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清单,以及环境风险防范应急等情况,编制年度环境管理状况评估报告,及时公开共享,指导符合条件的入园建设项目享受简化环评报告编制内容、降低环评等级、下放环评审批权限等环评改革措施”。

东莞滨海湾新区管理委员会作为东莞滨海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滨海湾高新区”)管理机构,依据《园区环境评估工作函》要求,编制《东莞滨海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4年度环境管理状况评估报告》,并参考省、市发布的环境质量公报及其他产业园区、专业园区管理机构公布的园区环境管理状况评估报告,发布滨海湾高新区2024年度评估报告主要内容。

南都N视频记者还留意到,《2024年度评估报告》关于“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清单”内容缺失。对此,滨海湾新区管委会回应称,往年报告列出了滨海湾高新区内已取得环评批复企业清单及“三废”排放情况,根据《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分类管理名录(2019年版)》,已列出的企业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很小,实行排污登记管理,不需要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截至发布日期,滨海湾高新区内仍无纳入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简化管理的企业,因此今年评估报告公示版中未列出“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清单”相关内容。

“本次公示内容满足相关要求,对详细评估报告不再进行公示。”滨海湾新区管委会表示,公众若想了解详细内容,可根据“东莞滨海湾新区管理委员会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系统”指引,通过邮寄、线上等方式申请获取相关信息。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田玲玲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