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上的奋斗者
南都讯 记者刘嫚 发自北京 7月29日,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云南省临沧市云县人民检察院一级检察官杨莎莎在回应南都N视频记者提问时表示,结合多年边疆基层工作经验来看,制约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社会支持体系的薄弱,二是专业化人才的短缺。比如云县缺少专业司法社工,以及心理咨询、法律救助等专业力量。
云南省临沧市云县人民检察院一级检察官杨莎莎回答南都N视频记者提问。
杨莎莎自2010年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边疆基层办案一线工作,目前主要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云县地处滇西高原,在全县居住着以彝族为主的23个少数民族,全县的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了52.8%。在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土地上,她的工作就是守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杨莎莎介绍,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是检察机关通过法律监督职能,守护未成年人,以及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犯罪。未检工作涵盖了“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业务。云县检察院于2018年组建了未检专业化办案团队,成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启动审查逮捕、起诉、犯罪预防、教育挽救等一体化办案模式,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精准化帮教,对未成年被害人实施多元化救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事关强国建设,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面临哪些困难?杨莎莎回应南都N视频记者提问时称,结合多年边疆基层工作经验来看,制约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社会支持体系的薄弱,二是专业化人才的短缺。比如在云县就缺少专业司法社工,以及心理咨询、法律救助等专业力量。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云县也做了一些探索,通过“12345”工作法,整合资源,完善工作制度,形成合力。
杨莎莎称,“1”是组建一支专业化办案团队,抽调具有爱心、专业能力强的检察干警,组建未检工作室,专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 “2”是搭建两个社会化工作平台。一是共建“观护帮教基地”。在对一名涉罪男孩开展社会背景调查时,杨莎莎发现他经常帮村寨里的老人修理物件,于是我们就推荐他入驻基地,在基地里他既可以摒弃不良行为,又学习了一技之长,事后还帮助推荐他就业。孩子目前在一家广州的大型汽修厂里担任技工。二是在县妇幼保健院建成“未成年人一站式取证保护中心”,用于侦查人员和医务人员对被侵害的未成年人一次性完成询问、妇科检查以及生物检材提取等取证工作,避免孩子遭受二次伤害。
杨莎莎介绍,“3”是共建三项工作机制,分别是家庭教育指导联盟,未检案件统一集中办理,以及多部门联合推动强制报告制度。“4”是聚焦四类精准保护,即精准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精准帮教涉罪未成年人,精准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多元化救助,精准诉源治理。“5”是打造5个特色化法治活动,比如云县检察院打造了常态化送法进校园、法治夏令营、创办“沧江明珠”未检专刊、自创法治手偶剧等比较有特色的活动,自创手偶剧还入选了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法治精品课程。
“在边疆基层从事未检工作面临很多挑战与困难,在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我们也总结出一些办法和经验,这些办法和经验既体现了新时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理念,也是结合边疆治理创新结出的硕果。今后,我会继续扎根基层,当好未成年人的守护人,呵护边疆孩子健康成长。”杨莎莎称。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