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60%规上工业企业已转型,中小企业仍面临“四缺”瓶颈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政务
原创2025-07-31 17:48
图片

聚焦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化”融合发展的关键路径——近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跨越江苏、安徽及省内多地开展调研,结合多方数据和专家意见形成调研报告。7月31日,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汪一洋在广东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传统产业“三化”融合发展专场)上介绍了调研情况。调研报告显示,广东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效初显,累计已有超过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转型,占比近60%,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高达88.2%。然而,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仍面临“缺技术、人才、经验和试错能力”的瓶颈,产业链协同不足和政策精准性问题限制了整体升级速度。

图片

广东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汪一洋在会上介绍调研情况。南都N视频记者 朱唯信摄

转型成效初显

传统产业实力夯实

广东省传统产业占比高、关联广、带动强,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在稳增长、稳就业、稳外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调研报告显示,全省制造业31个行业大类、4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大部分来自传统产业。产量居全国第一的160多种工业产品,大部分来自于传统产业。例如,食品饮料行业在精制植物油和饮料产量上领跑全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达到2.86万亿元规模。

目前,广东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成效初显,尤其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累计已有超过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转型,占比近60%,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高达88.2%。更重要的是,龙头企业发挥了强有力带动作用。格力电器在珠海打造“无人工厂”,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美的集团通过开放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上下游超1000家供应商,构建高效供应链体系。

人工智能的嵌入正加速产业焕新活力。广东省率先出台AI赋能千行百业的政策措施,推动技术融入研发、生产和销售各环节。例如,如广州市的致景科技AI产品“找布神器”,将客户寻布时间从2天压缩至2分钟。

同时,绿色低碳转型成效彰显。广东省全面推行绿色制造,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数量稳居全国首位。

此外,法规政策持续优化,如在全国率先出台《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通过立法支持制造业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激活制造业动能。

2024年,广东工业投资增长6.7%,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7.2%,创2007年以来新高。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1.5%,工业设备更新投资增速达17.9%。

挑战不容忽视

产业升级遭遇瓶颈

报告同时指出,尽管广东传统产业转型成效显著,但中小企业在“三化”融合中普遍面临“四缺”困境,即缺技术基础、缺技术人才、缺转型经验、缺试错再投资能力。具体而言,传统产业大多是中小企业比较集中的行业,企业因研发投入能力有限而步履蹒跚。同时,产业链协同不足,导致“大手拉小手”效应较弱。例如,“懂行业”的供应商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联系,协同创新、协同开拓市场、协同转型升级。制造业应用场景创新开发有待加强,场景需求和供给对接有待进一步畅通,实现需求和供给“双向奔赴”。

产业结构问题同样突出,部分行业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某些行业高端材料供给不足、高端产品不足。

转型升级的需求日益细化,政策支持不够匹配,普惠性政策与企业“精准滴灌”需求有差距。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力度仍有不足,数字化和绿色化融合不足,绿色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不足,绿色消费需求和绿色产品供给融合不足,三个“深度融合”新业态有待培育。

引领未来变革

点燃产业升级“新引擎”

调研报告提出系统性对策,聚焦解决广东省传统产业升级的障碍。报告认为,应从体制机制层面着手解决制约传统产业整体转型焕新的痛点堵点,推动传统产业“三化”融合发展。

提升认知并优化发展环境是关键。报告建议进一步完善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更加紧密结合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通用产业技术变革趋势,推动传统产业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优化结构、提质升级增效。

创新驱动是“三化”融合的核心引擎。报告建议点燃产业升级“新引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支持科研成果转化,研发更多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持续提高生产质量、提升生产效率。

锻长板、补短板,促进传统产业“根深枝壮”。如在石化产业方面,大力发展中下游产业,做大做强石化产业集群。在钢铁产业方面,实施行业整合升级,分类推动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冶炼设备更新和超低排放改造,增加高端产品供给。

报告还建议强联动、促对接,以“大手拉小手”带动发展。围绕重点突破研发应用和成果转化难题,加强政策引导与资源整合。为企业创造更适宜发展的环境,引入“龙头牵引-产融对接-产业加速”等模式,进一步完善应用场景支持机制,引导龙头企业以“大手拉小手”带动中小企业发展。 

统筹:李陵玻

执行统筹:陈杰生 邹琳 吴璇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吴璇 朱唯信 张婷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朱唯信

视频:南都N视频记者 张婷

设计:严丽萍 李蓓

南都政务新闻部出品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