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南都N视频记者前往广州地铁13号线二期天河公园、珠村两座车站探营。据悉,13号线二期今年将开通鱼珠至天河公园段,该段全长8.3公里,分有珠村站、车陂站、棠下站、天河公园站共4座车站,目前线路已启动“贯通跑图”试运行。
今年将开通鱼珠至天河公园段
十三号线为城市东西向骨干线
地铁十三号线二期(朝阳-鱼珠)呈东西走向,线路串联白云、荔湾、越秀、天河、黄埔五大行政区,全长约34公里,设23座车站。线路建成开通后,将与十三号线一期(鱼珠-新沙)共同构建城市东西向骨干线,提高东、西部客流直达市中心的便捷性,有效疏导五号线客流压力,不断提升轨道网络运营服务水平。
十三号线二期今年将开通鱼珠至天河公园段,该段全长8.3公里,目前土建工程累计完成98%,该段4座车站以及轨行区均进入运营调试阶段,并已启动与十三号线一期(鱼珠-新沙)的“贯通跑图”试运行工作。跑图期间,十三号线全天执行“天河公园-新沙”交路,十三号线一期(鱼珠-新沙)正常载客运营,在鱼珠站清客,十三号线二期鱼珠至天河公园段不载客试运行;工作日高峰期上线15列车,行车间隔由早高峰约7分钟、晚高峰约9分钟均缩短至约6分钟;周六日打破现有全天平峰模式,高峰期上线14列车,行车间隔由约12分钟缩短至约6分钟。
民俗文化融入车站设计
打造“七夕乞巧”主题站
广州地铁介绍,十三号线全线以 “粤商珠水”为核心线路概念,其中二期明挖站点在设计中巧妙融合管线布局与装修造型,围绕“粤商之舟”主题打造独具特色的空间形态。
天河公园站为三线换乘车站,是广州地铁线网的重要交汇点,其中十一号线与二十一号线已开通运营。十三号线二期天河公园站全长约280米,标准段宽约34米,深约27米,为地下三层结构,沿用“浩瀚天际,天河星雨”的主题概念,打造兼具艺术性与功能性的地铁空间。在整体空间布局上,设计采用规整的几何形式,构建出以灰色为主的空间基调,并融入线性灯带,勾勒出光影线条。同时,以星空图案冲孔铝板为主题元素,搭配层叠错落的天花造型,与点状星光形成虚实映衬,营造出浩瀚星空的璀璨意境。
天河公园站
珠村站全长约223米,明挖站厅标准段宽为16.8米,暗挖站台标准段宽为10.2米。
临近车站的珠村被誉为“中国乞巧第一村”,乞巧文化与民俗在珠村得到保留与传承。宋人刘克庄诗云:“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广州是目前国内乞巧习俗保留最完整、特色最鲜明的地区之一。
广州地铁设计院十三号线二期建筑总体彭伟说道:“珠村站将轨道交通与民俗文化深度交融,装修设计巧妙融合珠村乞巧文化元素,设计团队提取传统编织纹样,和天花造型融合在一起,用灵动飘逸的线条作为主要设计语言,与车站建筑机电的非对称布局相呼应;红色一直是吉祥、喜庆、美好的象征,设计融入‘红丝’元素,结合灯具造型,传递出少女的美好愿望。此外,车站还打造了乞巧画廊,把七夕乞巧的传统习俗抽象成剪影人像,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普及,用现代语言转译珠村乞巧的灵秀匠心,让更多市民乘客通过地铁车站这一文明窗口读懂乞巧文化,使乞巧文化能更好地传承和传播。”
珠村站
(注:车站名称仅为工程暂定名称,标准站名应以政府部门批准公布为准。)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钟丽婷
图片:广州地铁供图
编辑:陆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