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东起木垒县,西到玛纳斯,贯穿在古丝绸之路上有一片“烽燧群”(又称“烽火台”),高低起伏的土堆绵延300多公里,当地人称之为“唐墩”。
这一军事防御体系,曾为保障西域发展,促进丝路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因其多为夯土建造,在雨水侵害、风蚀以及人为等因素破坏下,烽燧群的保护却不容乐观。
昌吉州人民检察院通过“文物古迹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向州文旅局送达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对烽燧群保护的监督管理职责,13处烽燧得以抢险加固,25处烽燧群文物点新建、更换了保护围栏、保护标志和警示牌。
近日,“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巡礼·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集中采访活动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了解检察机关如何通过公益诉讼推动文物古迹保护。
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的五工台烽火台。南都N视频记者刘嫚 摄
国宝烽燧群本体遭破坏、围栏缺失亟须保护
烽燧是古代用于点燃烽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也是古代军事防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有敌情发生时,白天施烟,夜间点火,通过台台相连的方式传递消息,这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
2013年5月,由26处烽燧、古驿站组成的昌吉州境内烽燧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烽燧、古驿站多修筑于唐代和清代,沿天山山脉自西向东横跨昌吉州7个县(市),是我国长城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因经年累月的自然因素侵蚀和人为因素等原因,烽燧群本体及周边环境已被一定程度破坏。在阿克木那拉烽火台、一碗泉驿站等遗址,保护围栏缺失,而在色皮口烽火台、三十里大墩烽火台等遗址的保护围栏则破损,塔西河烽火台、头墩台子烽火台等遗址公示牌字迹模糊,城北烽火台、老台烽火台等遗址保护范围内则堆积有大量生活、建筑垃圾。
“作为唐代以来各时期中央政权经营西域的重要军事防卫体系,对昌吉州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意义深远。”昌吉州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副主任包学斌称。
2020年,昌吉州人民检察院按照自治区检察院“文物古迹保护”公益诉讼检察监督部署要求,在全州范围内启动专项监督活动。考虑到烽燧群“保护级别高、地域分布广”的现状、特征,昌吉州人民检察院将其确定为专项活动监督的重点,对烽燧群进行了全覆盖实地踏勘。
经过近2个月的调查,检察官发现,州域内烽燧群保护现状并不乐观,若不及时进行保护,极有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包学斌介绍,受风化、雨水侵蚀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烽燧出现本体剥落、裂缝,甚至坍塌的情况,且文物本体年久失修。而受耕作、放牧等人为因素的破坏,部分古驿站地表设施完全损毁或只能观察到一些残留遗迹。此外,部分烽燧、古驿站无防护围栏或围栏破损、倒塌,保护公示牌字迹模糊。遗址所在地的部分基层干部、广大农牧民对保护文物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法律法规认识不足,参与文物保护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检察机关向文旅局提检察建议督促履职
文物保护涉及多个部门,易形成文物保护责任真空。针对发现的问题,昌吉州人民检察院进行了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并采取公开宣告的方式向州文旅局送达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对烽燧群保护的监督管理职责。
州文旅局收到检察建议后,制定整改方案,通过申请获批国家项目资金922万元用于长城遗址的专项保护,对13处烽燧进行了抢险加固,对25处烽燧群文物点新建、更换了保护围栏、保护标志和警示牌,围栏总长8000多米,并对文物保护范围内的垃圾、杂物等进行了清理。
昌吉州呼图壁县人民检察院“‘益’心为公”志愿者陈旺,在烽燧附近经营一家葡萄园。他表示,烽燧保护以前,经常有周围村民或游客会穿越护栏,或是爬到烽燧上触摸,对烽燧本体造成破坏。而在抢险加固、围栏加固后,烽燧得到了更好的保护。日常陈旺每天都会在烽燧附近巡查,一次有附近村民穿越葡萄园进到保护区内,围着烽燧吃火锅,也被他劝阻了。
在办理该案件的基础上,昌吉州人民检察院还牵头与州文旅局会签《关于建立文物保护公益诉讼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建立联席会议、线索移送、素能提升等长效机制,依托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和文物部门行政执法专业优势,共同推进昌吉州文物保护。
持续跟进监督“回头看”
今年3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施行,新修订的法律增设检察公益诉讼条款,为检察机关在文物保护领域依法履职提供法律依据。
“新疆的长城资源是中国长城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边疆多民族交往交融、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历史记忆,对文化传承和国家认同意义深远。”包学斌认为,昌吉州检察机关依托公益诉讼检察,对烽燧群及时踏勘救急,开展文物保护专项监督,防止文物遭受进一步破坏。同时,检察机关通过与文物行政机关和乡镇政府联动,共同促进了昌吉州文物保护。
案件办理后,检察机关持续开展跟进监督“回头看”,发现破坏烽燧线索的,及时督促行政机关履职。随着文物保护专项监督的开展,基层干部、农牧民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得到显著提高,主动参与文物保护。
2020年以来,昌吉州检察机关共办理文物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60余件,其中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1件。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刘嫚 发自新疆昌吉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