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预测:广州今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将破5000亿元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5-08-14 16:22

8月13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发布《广州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预测,2025年全球数字经济增长速度将超过8%;2025年广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将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长约1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超过15%,持续迈向世界领先的数字经济引领型城市和数产融合的全球标杆城市。

图片

《广州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

智能体、机器人等有望成为人工智能新技术爆发点

蓝皮书对广州数字经济宏观形势进行了研判。其指出,虽然受到逆全球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是数字经济开放合作仍然是大趋势大方向。一方面,可以观察到全球数字贸易和可数字化交付服务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支持数字经济开放合作制度环境不断取得积极性进展。与此同时,随着数字经济纵深发展及其影响力持续扩大,围绕抢夺数字经济发展主导权、话语权和规则权的竞争愈加复杂和激烈。受到地缘政治、国家安全等因素影响,全球数字主权意识将持续强化,各国对数字技术、数字资源、数字空间、数字合作的规制、安全监管将进一步增强。

蓝皮书指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数字经济快速成长为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引领经济新领域新赛道放量涌现,成为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壮大产业经济新动能、构筑产业经济新优势、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从技术演进趋势看,人工智能技术是全球最前沿最受关注的焦点,高性能计算、智能体、机器人等技术有望成为人工智能新技术爆发点。

与此同时,我国人工智能大模型起步虽晚,但在经历技术封锁以及自主创新积累阶段后,在应用中日益走向成熟,呈现出五大特征:一是从“跟跑”到“并跑”,部分领域实现“领跑”并形成自主可控技术路线。二是从“通用”到“垂直”,应用场景不断深化。三是从“单模态”到“多模态”,交互方式更加自然。四是从“集中训练”到“分布式协同”,训练效率不断提升。五是从“技术驱动”到“应用驱动”,产业生态逐步完善。

广州应重点培育人形机器人等10大产业新优势

2024年广州数字经济稳步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到4470.30亿元,同比增长9.8%,占全市GDP比重达到14.41%,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全省、全市经济增长水平,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3%。

在这一背景下,蓝皮书建议,广州接下来要加快构建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以“+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为双引擎,形成数字经济“一体两翼”的新领域新赛道矩阵体系。“+人工智能”就是通过发展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和产业引领广州产业经济创新发展,“人工智能+”就是通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从而在整体上提升现代产业的“含新”量和“含智”量。

在纵深推进“+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发展的过程中,智能终端产品的制造能力和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深度将成为广州制胜新领域新赛道的关键。具体而言,重点培育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模型、数据产业、平台经济、智能网联汽车、量子科技、具身智能等10大产业新优势。

蓝皮书分析认为,人形机器人具备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大、市场需求广的综合性特点,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带动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的新型终端产品。广州人形机器人产业总体处于“跟跑”状态,具备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成形、电子信息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稳固、国资国企家底厚实等基础条件和优势。

因此,蓝皮书建议广州用3—5年时间培育形成比较稳固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群生态,加快追赶并抢占国内发展第一梯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制造中心和赋能中心。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李竹 通讯员 穗社科宣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