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智慧新城“逢暴雨必浸”?如何改良?官方回应!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佛山
原创2025-08-15 20:12

8月14日,受台风“杨柳”影响,佛山迎来强降水。晚间,城区出现多处水浸,其中禅城区智慧新城大面积被淹,T15座写字楼大堂变“池塘”,水最深时没到大腿处,还有数百部电动车、多辆汽车在大雨中被浸泡,相关话题引起市民广泛热议。

对此,禅城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称,智慧新城积水成因在于降雨量大、地势低和排水路径长。短期内将采取加强排水管、雨水口巡查清疏和增派应急排涝车。中长期措施中,将修复季华路西北角的临时排涝泵在莲塘泵站增设往东平河排涝功能,降低南北二涌(季华路以南)的整体水位引排,解决片区积水问题。

 

现场:数百辆电动车被淹,市民称“逢暴雨必浸”

“几乎一下大雨都会被泡,就算别的地方还没积水,这里也会有。”在智慧新城T12栋上班的陈小姐告诉记者,她经历过多次智慧新城被淹,不过这次尤为严重,其价值5000多元的电动车已经被淹没,无法骑行。

4096x2304_689ef5e0695e8.jpg?X-Amz-Conten

8月14日晚7时许,记者在现场看到,智慧新城片区有多处水浸黑点,不少下班的员工挽着裤脚,甚至穿着雨靴步行至地铁站。该园区楼宇间采用人行架空层设计,架空层的人行平台积水较少,但架空层之下的道路成为水浸重灾区,目测有上百辆电动车被淹没至车头部位,水深到腰部。有工作人员对一地下车库入口处进行围挡,而车库内已涌入不少积水。

4096x2304_689ef5da19575.jpg?X-Amz-Conten

现场,不少市民的电单车和汽车遭遇“水泡车”。

“以前这片不会淹到这么高,电动车停靠的地方已经是高处,但这次还是直接被淹了,不但上下班受到影响,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不知道如何承担”。有市民说。

在T15座写字楼大堂,黄褐色雨水淹没至膝盖。大堂一侧的便利店被淹断电,店员正在紧急清理垃圾,转移货品。不过,借助2楼架空平台,人员仍可不经过大堂通行。

4096x2304_689ef5e0c2789.jpg?X-Amz-Conten


历史:11年前建成,曾多次被淹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智慧新城第一次遭遇大面积被淹的状况。不久前的8月5日,就有媒体“小强热线”报道,大雨之下,智慧新城的积水水位超过半个车轮,现场有不少车辆受到影响。

2022年7月2日至3日,受台风“暹芭”影响,佛山普降暴雨,导致智慧新城周边道路积水严重。羊城晚报报道,彼时积水一度将停在路边的机动车整个车轮淹没,不少车惨被水浸。

有长期在此工作的市民证实,智慧新城确实经常被淹,体感上“多年间没有什么改进”。

智慧新城建成于2014年底。禅城区人民政府官网2021年披露的信息显示,智慧新城占地面积达420亩,拥有甲级写字楼17栋,建筑面积超过123万平方米,入驻企业共650余家,每天进出园区办公车辆超过6000辆,办公人员超过12000人。

图片

智慧新城。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郑俊彬


回应:多种原因造成水浸黑点,正协商解决方案

为何投用仅仅十年左右的“新城”频频遭遇水浸?

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刘鹏介绍,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应对降雨的“三板斧”是海绵设施、城市雨水管网系统和城市排涝系统。目前,佛山中心城区海绵设施的设计标准为26.7毫米降雨量,近期的特大暴雨远超该标准,而超标的雨水需由城市雨水管网系统和城市排涝系统承担。若出现长时间大面积积水,则说明这两个系统内“至少有一个出了问题”或者“都存在问题”。

对于智慧新城片区,他初步判断,由于地势低洼,除自身降雨积水外,还会汇集周边积水,加重内涝。他分析,对于智慧新城的雨水管道设计标准应从“5年一遇”改造提升至“10年一遇”,排涝系统应从“30年一遇降雨,24小时排干”改造提升至“50年一遇降雨,24小时排干”。但排水防涝的改造是个系统性工程,短期而言,尽量采取临时应急排水措施,降低河涌水系水位。

4096x2304_689ef5daaa082.jpg?X-Amz-Conten

8月14日晚,水浸中的智慧新城。

为系统解决智慧新城的排水防涝问题,刘鹏还建议职能部门立项编制该区域的专项综合整治规划,通过现场调研、数学建模统筹谋划雨水和排涝系统的提标升级实施路径,为职能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规划建设管理依据。

禅城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提供的信息显示,14日12时至15日05时,禅城张槎录得3小时内全市最大降雨量达到255.5毫米,为佛山气象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值。智慧新城积水点积水深度60cm,积水时间为14日下午16:30-15日凌晨2:00(9小时30分钟),积水面积约8000㎡。

智慧新城示范片党委副书记、智城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陈胜杜告诉记者,水浸原因主要是智慧新城的位置是周边的最低点,瞬间暴雨导致周边的雨水都往这边汇集,项目及周边的排水系统无法承受瞬间极高的排水量,导致水位快速上升。

禅城区住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智慧新城片区地势比周边季华路、华宝路、智慧路地面高程普遍低1.3—2.2米左右,且排水路径长。智慧路方渠与南北二涌连通,通过城西泵站北排出口排入河道,水路全长3.8公里。强降雨期间,南北二涌水位升高会顶托方渠水位,淹没出流导致排涝效率降低。

据了解,目前智慧新城点位预计最大承受雨量为30毫米,为抵御黄色暴雨级别。短期措施是加强对排水管、雨水口巡查清疏,暴雨时打开井盖和格栅盖加快排涝,以及增派应急排涝车抽排和强化预警。长期来看,需修复季华路西北角的临时排涝泵,考虑加装排涝泵;开展内部管网排查,摸清混错接情况;在莲塘泵站增设往东平河排涝功能,从而降低南北二涌(季华路以南)的整体水位引排

陈胜杜还表示,当天,物业方前期已按预案提前发布预警,通知商户车辆驶离,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帮助受影响的商户搬离货物,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倒灌车库等。对于受影响的商户和车辆,物管方将做好沟通协调工作,按实际情况予以处置。

未来是否能有所改良?他透露,智慧新城物管方正与有关部门对接沟通解决方案。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孙振凌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