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在“湾区新实践 素养新范式”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交流活动上,全国首个聚焦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区域协作机制——《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协同培育机制》正式签署。这一机制由粤港澳四家社会组织共同签订,民间力量在青少年网络素养协同培育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为深入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交流合作,提高青少年科学、文明、安全、合理用网能力,增强青少年数据安全、国家安全意识,增进青少年的历史认同、制度认同与国家认同,粤港澳三地携手迈出关键一步。该机制由广东省互联网业联合会、广东省网络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协会、香港网络红人工作者协会、澳门直播协会等粤港澳三地代表性社会组织共同发起并签署。
根据机制安排,各方将联合开发优质课程、创作健康网络内容、搭建实践平台、举办主题活动并科学评估成效,致力于构建完整的青少年网络素养培育生态。通过汇聚三地在互联网产业、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内容创作等领域的专业力量,形成合力育苗,多方位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水平。
广东省互联网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机制的建立,让未来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交流合作有了更坚实的领导和机制保障。未来,将加强与粤港澳三地社会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一起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的提升。
广东省网络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聚焦个人信息保护素养提升,为协同培育机制筑牢安全根基、发挥专业支撑作用。期待与各界携手,深度融入大湾区网络内容生态建设,共同守护青少年的数字空间。
香港网络红人工作者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对能够参与、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和能力出一分力感到非常开心。希望未来有更多类似的项目、活动可以让粤港澳三地的青少年都参与其中。
澳门直播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对这一机制的建立倍感振奋。未来,将加强与粤港澳三地的伙伴组织合作交流。期待澳门在文化交融与数字产业方面的特色,能为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培育注入独特活力,助力青少年在数字时代扎根中华文化、拥抱世界。
本次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交流活动由广东省委网信办、广东省文明办、广东省港澳办、广东省教育厅共同主办,南方都市报社承办。各方期待通过这一创新机制深化务实合作,切实提升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为推动粤港澳三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积极贡献。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监制:戎明昌 刘江涛
策划:王卫国 邹莹
统筹:凌慧珊 关健明 苏芬南
采写:罗韵 麦洁莹 唐静怡 陈袁 袁炯贤 梁雅媛 方晓林 谢小清 孔令旖 熊润淼 曾俊豪 张文嘉
设计:欧阳静 罗锐 原毅 蔡沐晗 何欣 郭文哲
摄影:钟锐钧
视频:李嘉豪 伊凯文 刘施阳 吴泽嘉 实习生 刘畅 方骏祥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