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杭州银行披露2025年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杭州银行实现营收200.93亿元,净利润116.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16.7%。扎根浙江,近年来杭州银行对公贷款规模高增,在净息差持续下行压力下实现“以量补价”;且凭借较优异的资产质量,以不良拨备反哺利润,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
杭州银行在中报中再次强调了“五大业务发展策略”,其中提到“以做大零售金融、做优小微金融为增长极,零售金融重点发力财富管理和消费信贷业务”;其强调,“制胜财富业务、巩固消费信贷”。2025年上半年,杭州银行小企业业务、零售业务营收同比增速均超15%,但营业利润同比分别下降10.5%、69.1%,杭州银行的财富管理转型成色仍需关注。
浙江大本营成业绩“胜负手”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杭州银行实现营收200.93亿元,净利润116.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16.7%,据wind数据,净利润在已公布2025年中报的上市银行中继续领跑。其中,净利润增速远高于营收,主要是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同比减少43.9%,反哺净利润。
2025年上半年,杭州银行利息净收入130.9亿元,同比增长9.38%,占总营收65.14%。其中,净息差1.35%,较去年下降6BP;但期末发放贷款余额1.01万元,较上年末增长7.67%,有效缓冲利差下行压力。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杭州银行在浙江地区的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比例为79.38%,杭州地区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42.03%;其余贷款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江苏、安徽等经济发达地区。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扎根浙江,杭州银行与当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特别是涉政类业务绑定程度较深。截至2025年6月末,杭州银行公司类贷款余额7100.39亿元、个人类贷款余额2993.79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加12.41%、-2.12%,上半年信贷增量全部由对公贷款贡献。
中信建投证券发布的研报指出,在杭州银行2025年上半年信贷投向上,制造业、批发零售、租赁及商业服务业、公用事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35.7%、39.8%、18.7%、9.2%,占上半年信贷增量比重分别为34%、10%、29%、46%。涉政类贷款增量占比在七成以上,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相关领域贷款投放在30%以上。
2025年上半年,杭州银行在浙江地区营收162.18亿元,同比增长7.5%,占总营收比例达80.72%;营业利润109.48亿元,同比增长18.7%,占比81.9%。大本营以外地区业绩则出现后退,2025年上半年,杭州银行在浙江省外其他地区营收38.74亿元,营业利润24.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1.8%、2.2%。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金融投资是杭州银行另一倚重的收入来源。据财报数据,2025年上半年,杭州银行的资金业务收入45.77亿元,同比下降6.4%,占总营收比例25.3%;营业利润53.19亿元,同比增长2.3%,占总营业利润达39.8%。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6月末,杭州银行金融投资资产1.05万亿元,超过信贷资产总额。
发力财富管理和消费信贷业务
“优等生、好银行”是不少人对杭州银行的印象。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杭州银行不良率0.76%,与上年末持平,不良率保持较低位置;拨备覆盖率520.89%,虽较上年末下降20.56个百分点,但依旧是最低监管要求的数倍。
在当前行业营收增长均面临压力的背景下,高拨备覆盖率可以帮助杭州银行减少信用减值计提,保持利润较高速增长,从而内生补充资本,支撑业务发展。但减少信用减值计提一般会拉低拨备覆盖率,降低银行风险抵补能力,杭州银行拨备覆盖率能维持高位水平核心原因在于大量对公信贷投向了风险较低的涉政类贷款。例如,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杭州银行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发放的贷款余额占对公贷款比例达38.1%,而其不良率为零。
然而,过度绑定单一领域,无论是从风险分散还是增长潜力而言,并非长久之计。当浙江以外地区收入负增长,总营收增速降至小个位数,净利润虽通过释放拨备保持两位数增长,但也持续失速,杭州银行留给投资者“高成长”的印象还能保持多久?
近年来,杭州银行的战略转变也很清晰,其提出“五大业务发展策略”。其中包括,继续“以做强公司金融为压舱石”,还强调“以做大零售金融、做优小微金融为增长极,零售金融重点发力财富管理和消费信贷业务”。在零售金融领域,杭州银行还提出“制胜财富业务、巩固消费信贷”。可见,杭州银行对零售业务,特别是财富管理寄予了厚望。
从业绩看,2025年上半年,杭州银行零售业务收入30.33亿元,同比增长17.2%,增速明显高于总营收,已经有新增长极之像。但净利润却反差明显,零售业务营业利润同比暴跌69.1%至2.75亿元,核心原因在于个人贷款不良风险有所暴露,零售业务信用减值同期增加1.7倍至15.23亿元。
截至2025年末,杭州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1.02%,较上年末上升0.25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0.46%、个人经营贷不良率1.28%、个人消费贷及其他不良率1.46%,分别较去年末增加17BP、35BP、26BP。
角逐长三角财富管理头部地方行
在零售转型中,消费信贷业务遭遇不良压力,杭州银行重点发力的财富管理能否帮助其穿越低利率周期?
据财报,2025年上半年,杭州银行累计销售零售财富管理产品2357.05亿元(含代销531.96亿元);期末代销业务余额746.5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23%。杭州银行的代销能力又如何?
记者注意到,作为杭州银行“亲儿子”,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杭银理财存续产品规模5143.92亿元,较去年末增加17.3%。相较而言,截至2025年6月末,杭州银行代销业务余额仅占杭银理财存续产品规模14.5%。
据法询金融数据,截至8月28日,除杭州银行外,杭银理财产品在240家代销机构上架,母行外代销机构数量在全国32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兴银理财,杭银理财的千亿管理规模还需依赖超两百家代销机构“带货”。另一方面,杭州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中,除杭银理财旗下产品外,据法询金融数据,有527只为第三方产品,代销第三方产品数在全国商业银行中排86位。对客户而言,杭州银行货架上的理财产品丰富度或还有待提升。
据中报数据,2025年上半年末,杭州银行零售客户总资产(AUM)余额6543.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66%;零售条线客户数1049.19万户,同口径较上年末增加59.22万户。
据财报,截至2025年6月,在A股上市的五大长三角城商行中,江苏银行零售AUM排名第一,达1.59万亿元;宁波银行(1.26万亿元)、上海银行(1.06万亿元)、南京银行(9448.1亿元)依次跟随,杭州银行排名末尾,且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规模较去年末增幅均超10%。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杭银理财在2025年半年报中透露了下半年经营管理措施,在“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推进转型发展”任务中,“零售金融”被放在了首位,其中提到“坚持财富引领,调整组织方式,加强市场研究,打造财富顾问专家团队;大力推进公私联动做代发,加强大众客群的集中运营;拓展代销、保险业务,完善产品遴选机制”。
2025年上半年,杭州银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28.13 亿元同比上升12.33%,主要是由于托管手续费及理财手续费收入增加。杭州银行正摸准财富管理脉搏,针对差异化的理财客群,杭州银行的“货架”需要更丰富,同时为客户量身打造适配的财富管理方案,需要更专业的财富顾问团队。
低利率环境下,居民财富正迎来新一轮大迁徙,能否抓住这次机遇,是杭州银行在长三角城商行大财富管理版图中能否进一步提升话语权的关键,也是能否继续留在头部“牌桌”上的考验。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黄顺威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低利率时代下,金融机构的半年“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