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银行半年报透视:营收净利双升,对公业务转型成效初显

南都N视频APP · 湾财社
原创2025-08-29 14:23
图片

8月28日,徽商银行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11.57亿元,同比增2.25%;净利润93.28亿元,同比增3.81%。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达2.25万亿元,较年初增幅11.82%。

2025年上半年,徽商银行围绕对公业务转型战略,持续深化交易银行体系建设,供应链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特色业务表现突出,成为拉动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核心指标向好,行业认可显著提升

2025年上半年,徽商银行核心指标稳健提升,展现出强劲的业务发展实力。

从资产规模来看,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22518.5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381.01亿元,增幅11.82%。其中,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为人民币11005.3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83.67亿元,增幅9.82%。负债总额为人民币20852.9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332.10亿元,增幅12.59%。其中,客户存款总额为人民币12520.0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人民币1130.38亿元,增幅9.92%。

徽商银行的优异表现,也得到了业内的认可——在英国《银行家》杂志2025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该行跃升至第101位,较上年上升16位。


特色业务破局,科技金融持续发力

面对传统息差业务承压的市场挑战,作为扎根安徽本土的金融主力军,徽商银行聚焦对公业务转型战略,以“对公业务提升工程”与“轻资本业务提升工程”为双轮驱动,持续深化交易银行体系建设,供应链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特色业务多点突破,成为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从具体数据来看,特色业务规模与增速均表现亮眼: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科技贷款余额达2017.94亿元,较年初净增330.29亿元,增幅19.57%,为安徽科技型企业发展注入充足金融活水;绿色信贷余额1444.68亿元,较年初增加379.50亿元,增幅高达35.63%,契合国家“双碳”战略与地方绿色发展需求。

与此同时,供应链金融与跨境金融业务同样成效显著。报告期内,供应链金融投放较去年同期增长64.53%,通过“线上化、数字化、场景化”服务模式,深度嵌入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凸显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深耕成果;跨境结算量达88.70亿美元,同比大幅上涨47.82%,服务外贸企业的能力与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为安徽对外开放与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资产质量稳定,信贷规模稳步扩张

在资产质量方面,2025年上半年徽商银行整体风险水平保持稳定。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07.6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89亿元,但得益于贷款规模的稳步扩张,不良贷款率逆势下降0.01个百分点至0.98%,维持在行业较低水平;同期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提升3.47个百分点至289.94%,风险抵补空间进一步拓宽。

从信贷规模与结构来看,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达1.0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81%。呈现出“对公为主、零售为辅”的特征,公司贷款占比71%、零售贷款占比29%。细分来看,公用事业贷款占比21%,位列各行业首位,制造业、商业及服务业贷款占比分别为13%、14%。

2025年是徽商银行成立20周年,也是该行启动“H+A”计划的第6年。2025年8月8日,徽商银行公告表示,原董事长严琛于日前因工作调动辞任,为确保战略委员会和风险委员会工作平稳衔接,由行长孔庆龙代为履行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责。

未来,这家安徽头部城商行将如何持续发力,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管玉慧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湾财聚焦|解读2025上市公司半年报
专题|低利率时代下,金融机构的半年“成绩单”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