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精准诊疗,惠州这家医院护航县域母婴儿童健康

南都N视频APP · 惠州大件事
原创2025-08-29 17:12

2025年中国医师节之际,博罗县人民医院产科、普儿科一同荣获院级“优秀医师团队”称号。这一荣誉的背后,是博罗县人民医院在国家推进“千县工程”、构建优质高效县域医疗服务体系的宏大背景下,作为区域医疗中心“龙头”对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的深耕——产科以“安全港湾”之责迎接每一个新生命的降临,普儿科则以“童心堡垒”之暖护航儿童成长全程。

图片

两个科室虽聚焦生命不同阶段的健康需求,却同样凭借出色的专业技术、高效的团队协作与充满温度的医疗服务,成为博罗县人民医院打造“县域医疗高地”的重要支柱,共同为县域母婴安全与儿童健康筑起了一道坚实可靠的守护屏障。

产科

多学科护航高危孕产妇

住院满意度达99%

在博罗县人民医院产科,“一人分娩,全员守护”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团队成员心中的最高准则。作为县域“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这里常年承担着全县最复杂、最危急孕产妇的“兜底”救治重任。

图片

产科医护团队共有45人,其中医生12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硕士研究生2人)。构建了坚实的“三级预警护航体系”:一级(产科门诊孕期管理)、二级(产科高危门诊专案管理)、三级(快速反应团队MDT联动),确保风险早发现、早干预。

“综合医院产科的优势就是‘一站式’解决所有问题,当孕产妇合并内科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或外科急症(如阑尾炎)时,可快速联动ICU、麻醉科、普外科等科室,不用让孕产妇来回转诊。”博罗县人民医院产科主任黄月婷介绍,团队攻坚克难,用精湛技艺“守住子宫、保住生命”。

技术亮点集中体现在对产后出血的征服上。产科团队创新应用“B-Lynch缝合+子宫动脉结扎+宫腔球囊填塞”联合止血技术,将产后出血的子宫保留率提升至惊人的98%,并将抢救时间大幅缩短。此外,针对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产科噩梦”,团队在剖宫产术中应用多种创新缝合技术(如子宫下段防波堤样缝合术、宫颈提拉缝合术),使术中出血量较以往显著减少。

近年来,产科大力推进多学科协作(MDT)机制,拥有一支24小时待命的“快速反应团队”(RRT),成员涵盖产科医师、麻醉医师、新生儿科医师。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团队骨干能在10分钟内迅速集结,开启绿色通道,直接进入手术室或抢救流程。这种机制将多学科协作从“会诊”层面提升至“实战”层面,确保了在最短时间内为孕产妇提供最优解决方案。这一机制在救治羊水栓塞等极高危病例中显示出关键作用。2022年,团队联合医院多个科室成功救治一位羊水栓塞产妇,最终母子平安。

该院产科不仅以多学科协作筑牢母婴安全防线,更以技术突破与人文关怀赢得患者认可——住院患者满意度高达99%,成为博罗县孕产妇心中“放心又暖心”的选择。

提升技术的同时,产科持续优化服务。“以前臀位只能剖腹产,现在能顺产,得益于臀位外倒转术。”黄月婷介绍,这是一项“古老的技术”,为了满足更多孕产妇的顺产意愿,产科医师团队进修学习后,2023年起,科室可实施臀位外倒转技术,在手术室、B超监测及麻醉保障下进行,一旦发生胎盘早剥等紧急情况,可立即施行剖宫产,确保5分钟内胎儿娩出。截至目前,已成功开展约20例臀位外倒转术,为县域孕产妇省去了剖宫产的恢复时间与费用。

除了臀位外倒转术,产科还开展了多项特色技术:悬吊式胎儿牵引引产术,为瘢痕子宫、重度子痫前期引产患者缩短产程3-5小时,并发症发生率下降22%;“防波堤样缝合术”,降低剖宫产术中子宫损伤风险。自由体位分娩联合硬膜外镇痛的广泛应用,使得科室无痛分娩率高达69%,在全市公立综合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该院产科提供从孕前保健、产时分娩到产后康复的全流程服务。优先开展助产士导乐、家属陪伴分娩等温馨服务。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负责导乐的助产士均来自医院自有医护团队——她们不仅熟悉院内分娩全流程、设备操作规范及应急处理预案,更凭借多年临床经验,能精准判断产程进展、及时回应孕产妇需求,在缓解分娩焦虑、指导呼吸用力等方面展现出更强的专业性与判断力,让孕产妇在熟悉的医疗团队陪伴下,更安心地迎接新生命。

产后康复方面,该院产科是博罗县最早开展产后康复项目的科室,涵盖盆底肌康复、腹直肌分离治疗等服务。针对产后女性常见的身体恢复需求,科室开设盆底肌康复、腹直肌分离治疗、产后腹式呼吸训练等个性化服务,通过专业评估与科学干预,帮助产妇修复身体机能,全方位守护女性孕产全周期健康。

普儿科

支气管镜赋能精准诊疗

生长发育专科守护儿童未来

作为博罗县技术实力突出、服务覆盖面广的儿科专科,博罗县人民医院普儿科承担了博罗县城及周边地区急危重患儿的救治任务,更以技术精进、学科拓展与人文关怀为抓手,构建起集急症救治、健康管理、基层赋能的立体化儿童健康服务体系,成为家长心中可靠的“儿童健康伙伴”。

图片

普儿科团队规模不大,但结构精良。科室现有医护团队23人:医生9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3人;护理人员17人。科室硬件配置同样贴合儿童诊疗需求:现有住院病床42张(含9张应急加床);配备有电子支气管镜、多参数心电监护仪、震动排痰机、微波治疗仪、微量泵、输液泵等。团队对感染性休克、急慢性心衰、重度脱水、严重电解质紊乱、癫痫大发作等的抢救治疗成功率高。

普儿科同时还承担了广东药科大学、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肇庆学院、韶关学院等学生的实习带教以及进修、助理全科、儿科转岗、全科转岗、全科岗位医生的轮科带教。多次被医院评为“教学工作优秀集体”。

在儿科疾病中,呼吸系统问题占比较高,为了让辖区内的儿童得到更全面的医疗保障,博罗县人民医院普儿科一直精进技术水平。2024年1月,普儿科开展了博罗县域首例小儿电子支气管镜诊疗术,让县域内患儿无需辗转上级医院,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精准诊疗。

图片

这项技术的优势在临床中尤为显著:一名5岁患儿因“咳嗽7天,加重伴气促2天”入院,检查后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经常规治疗后病情仍无好转,后续出现肺部局部实变明显,科室团队通过电子支气管镜进行肺泡灌洗,治疗7天后,患儿肺部病灶基本吸收,痊愈出院。

“电子支气管镜不仅能精准诊断肺部疑难病变,更能同步实施治疗,为呼吸道疾病患儿争取了宝贵的康复时间。”博罗县人民医院普儿科负责人方兴介绍,截至目前,科室已累计完成160余例电子支气管镜操作。

科室还曾收治一名14岁先天性肌萎缩患儿,因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插管上机。由于此类患者极易依赖呼吸机,团队通过抗感染和精细化管理,10天后成功撤机,5天后出院,实现罕见的高质量康复。

除了急症救治,科室也关注儿童长期健康。“现在家长对孩子健康成长越来越重视,我们也不断从‘治病’向‘健康管理’拓展,不断完善儿童保健服务,更全面地保障辖区儿童的健康成长。”方兴介绍,2025年2月,科室新设生长发育专科,开展矮小症、性早熟等筛查与治疗项目,提供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等服务。

在医疗领域,儿科常被比喻为“哑科”,这是因为患儿由于年龄较小,表达能力差,无法像成人那样清楚地表达病痛。在方兴看来,儿科医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足够的耐心观察和倾听了解患儿病情,与患儿家长建立稳定相互信任的关系。

在服务上,普儿科医师团队格外注重人文关怀。每年儿童节,医护人员会穿上玩偶服与患儿互动,减轻他们对医院环境的恐惧感。科室也定期下基层帮扶,每周一下午固定赴园洲卫生院坐诊、查房,提升基层儿科诊疗能力。


文/图:李晓慧 张璐

推广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