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门口一幕火了!网友大赞“深圳最接地气的校长”

南都N视频APP · 奥一新闻
原创2025-09-05 12:38

近日,社交平台上一则题为“深圳最接地气的校长”视频内容引发广泛关注。新学期开学第二天放学后,深圳市宝安区一小学校长没有急着下班,而是在校门口搬来小板凳陪小学生“坐等”家长,托着下巴、笑眯眯地和孩子们聊天互动。

该校家长何先生将这一暖心画面记录并分享到社交平台后,迅速温暖了众多网友。面对奥一新闻的采访,郑艳峰却对突如其来的流量深感意外,坦言这只是自己每天的日常工作。

图片

社交平台视频截图。

这位与孩子们打成一片

走进孩子心里的“知心校长”

和孩子们之间

还有哪些未被知晓的趣事?

家长随手拍下暖心一幕

宝安区一校长走红

这则暖心视频的拍摄者,是宝安区湖东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家长何先生。“当时来接孩子,看到校长和孩子们聊得特别认真,我就盯着看了很久。”何先生回忆道。

在他的镜头里,年近60岁的校长郑艳峰,弯下身子、托着下巴,笑眯眯地坐在孩子们中间,和一年级小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聊开,俨然成了孩子们身边的好朋友。这暖心一幕让何先生深受触动,“一下子想起了我小时候那位亲切的校长”,于是他随手记录下了这段场景。

图片

郑艳峰在校园里和孩子们交流。评论区网友供图

视频走红后,不少人好奇郑艳峰和孩子们当时究竟聊了些什么。在接受奥一新闻采访时,郑艳峰向记者详细还原了当天的互动。

郑艳峰回忆道,那天放学后,一年级只剩两个小女孩在校门口等家长,询问后才知道其中一个孩子的爸爸要6点05分才能下班,孩子还仰头问他:“校长,现在到爸爸来学校还要等多久呀?”考虑到一年级孩子对“分钟”的概念还不清晰,郑艳峰便想了个办法:“我们一起数数等爸爸好不好?数到2800左右,爸爸差不多就来了。”孩子立马跟着他数了起来,郑艳峰还笑着称赞:“她的数感特别好。”

谈及与孩子的相处,郑艳峰表示:“我特别喜欢和孩子交流,教育就是对话。”他始终以笑眯眯的神态和孩子沟通,方式也格外松弛。“不管是学习上的困难,还是老家在哪,生活里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这些都能聊。”郑艳峰提到,和孩子对话从没有既定框架,“想到什么就聊什么,只有不设限,孩子才能真正放松下来”。

“话痨”“观察员”“小学生的微信好友”

校长的多面标签

视频走红后,网友们的关注点也格外有趣。有网友盯着画面细节调侃,“看校长的胳膊肘就知道,他肯定常在校门口晒太阳”;包括拍摄者何先生在内的不少网友则表示,其实每天都能在校门口见到郑艳峰的身影;更让人意外的是,还有网友留言,不少小学生早已是校长的微信好友

640?wx_fmt=jpeg&from=appmsg640?wx_fmt=jpeg&from=appmsg

听到这些讨论,郑艳峰忍不住不好意思地笑了,语气里满是谦和:“这些真的只是我的日常工作。”他说自己在孩子面前,既是爱聊天的“话痨”,也是带着“放大镜”关注细节的“观察员”。这一点,从学校特色的“广场第一课”里便能清晰体现。

郑艳峰介绍,湖东小学校门口有一处宽敞的广场,学校在这里开设颇具特色的“广场第一课”。“每天早上家长送完孩子,孩子们会先到广场集合,我们就在这儿跟孩子面对面交流、做教育。”郑艳峰进一步介绍道,他会借着这个机会留意学生的状态,尤其是情绪变化:“孩子跟我打招呼时,看他们的表情就能分辨出谁开心、谁有心事。要是发现有孩子状态不好,就马上过去问问情况,帮孩子疏导情绪。”同时,“广场第一课”也会关注学生的行为规范,比如帮衣服穿得歪斜、红领巾戴错的孩子整理妥当,在这些细微的互动里,一点点帮孩子们养成好习惯。

640?wx_fmt=jpeg&from=appmsg

信任感是我的“秘密武器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主要就是信任。”在郑艳峰心中,教育的温度始终围绕“信任”展开。这份信任,首先扎根在他与学生的相处里——他从不用言语空谈,而是用实际行动让每个孩子清楚:“有困难时能找到校长,需要帮助时也能找到校长”。日常里,他也会细心捕捉孩子情绪的细微变化,及时给予关注。

“时间久了,孩子就觉得我是值得信赖的人,常把心里话告诉我,不少孩子还会主动跟我开玩笑。”郑艳峰笑着说,这份亲近源于他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践行:主动放低姿态,用平等的视角与孩子对话,交流也会少了距离感

640?wx_fmt=jpeg&from=appmsg

而孩子对校长的这份信任,也悄悄成了连接家长信任的纽带。曾有家长连续3天没在校园里见到郑艳峰,便特意关心询问“郑校是不是调走了”,这份牵挂足见家长对他的认可。

作为深耕教育多年的从业者,郑艳峰在办学中格外看重“内和外顺”的校园氛围,他直言:“若家长不支持、不认可,学校工作寸步难行。”如今社会节奏快,他更希望学校能“静下来”专注育人,而这份“静心”的底气,正来自家长的信任。“当家长看到学校对孩子的用心,感受到孩子对校长的信赖,自然会主动支持学校。” 郑艳峰说,唯有家校携手,才能为孩子营造安稳的成长环境,让教育在信任的土壤里稳步前行。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任贺

编辑:任贺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