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赵青 通讯员广正发 9月5日上午,广州市委政法委、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联合举办广州法治建设奋斗者故事分享会。
5位来自广州立法、执法、司法等领域的一线法治工作者,围绕在广州“让生意更好做,让日子更顺心”,与媒体记者面对面交流,分享他们扎根法治广州建设的奋斗故事与收获感悟。
分享会现场。通讯员供图
“联系点已涵盖98个立法征询单位、1266个立法信息采集点”“100万元至30亿元区间的仲裁案件处理费最高减免354万元”“广州公安出入境2024年的办证量突破1000万件”“调解是愈合民间纠纷最好的方式,没有之一”“法律顾问不是高高在上的先生,而是群众需要时伸手就能够得着的法律工具箱”......
分享会上,广东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专班副主任郭顺分享如何立足立法联系工作,收集大湾区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意见,推动大湾区规则衔接的故事。
广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二大队大队长王璠分享建设“境企e”服务平台、组建“广州出入境移动护航服务队”等服务企业提升出入境工作品质的故事。
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冯钰仪分享广州仲裁不断创新改革,助力打造全球商事争议解决服务高地的故事。
广州市海珠区司法局凤阳司法所所长马胜佼分享立足综治中心,独创九步调解法,为群众解决矛盾纠纷的故事。
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沙亭村法律顾问杨杨分享作为村居法律顾问,深入乡村开展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为群众提供“家门口”优质法律服务的故事。
普通如他们,故事里沾着泥土、冒着热气、带着烟火味,却有着对广州、对群众深沉的爱,更藏着奋斗的幸福。正是有他们和他们身后无数不懈奋斗的法治工作者,才有了广州连续8年在法治广东考评中获评优秀,蝉联中国法治政府评估第一,政府透明度、财政透明度等多项指标领跑全国。
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在基层的一个重要平台,旨在收集基层群众对国家法律草案、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五年立法规划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据广东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专班副主任郭顺介绍,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自2024年3月建立以来,已经构建了涵盖98个立法征询单位、1266个立法信息采集点、275名立法联络员和1409名立法信息采集员的意见建议征询网络。
这一庞大的网络体系,确保了立法联系点能够广泛、深入地收集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立法工作提供坚实的民意基础。
“联系点共完成了13部国家法律草案、27部省级及20部市级地方性法规草案的立法意见征询工作。通过召开80多场征询意见座谈会,向1700多个单位和个人征询意见建议,累计收集了2500余条意见建议。”郭顺介绍道。
南都记者了解到,在已公布实施的3部法律,共38条意见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采纳;在已公布实施的11部省、市级地方性法规,共30条意见建议被采纳。
“联系点的工作就是让更多群众能够对国家立法发出自己的声音,找到立法的最大公约数,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郭顺说。
广州公安出入境2024年的办证量历史性地突破了1000万件,是全国第二个年办理量达千万级的城市。面对庞大的业务量,广州公安致力于办好群众的事和企业的事,让企业办事越来越方便,员工出入境越来越便利。
广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二大队大队长王璠介绍,为方便企业,他们打造了“湾区企业 +”服务阵地,企业可通过“境企e”服务平台网上申请往来港澳商务签注备案。
在全市14个出入境大厅设置企业服务室或专窗,提供“即备即办”直通车服务。
今年6月,一家科技公司3名技术员需紧急赴港提供技术支持,否则公司将面临违约风险,,广州公安立刻启动“即备即办”绿色通道,当天加急审批完成所有手续,3名技术员如期出境,顺利完成工作。
“在人才服务方面,我们组建‘广州出入境移动护航服务队’上门服务,2023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后,我们建立涵盖2000多家优质企业的人才服务‘白名单’。”王璠介绍说。
此外,广交会期间,广州公安还在琶洲、南沙口岸设立临时口岸签证点。
王璠分享道,2024年10月,一位未办好中国签证的外籍采购商来到琶洲口岸,民警迅速帮其备齐材料,顺利办妥入境口岸签证,让外籍客商感叹在广州办签证的便利。
让王璠印象最深的是,2024年7月,一家小微企业因未达办理商务备案要求却有赴港商务需求而求助。
她认真了解情况后,选择“分步走”方案,先帮企业办理3个月一次商务签注,优先解决紧急需求,之后达标后,再来办理商务备案。
“今年我非常开心地看到,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再次来到我们大厅,成功办理了商务备案和多次签注。看到这位负责人脸上的笑容,我打心眼里为他们开心。”王璠说。
“广仲始终以首创精神探索仲裁现代化‘广州路径’,通过制度创新、技术赋能和国际合作,为全球商事主体提供高效、专业的争议解决服务,助力广州打造全球商事争议解决服务高地。”2025年是广州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广仲”)成立30周年,广仲仲裁员冯钰仪在分享会上说道。
作为全国首批按《仲裁法》设立的仲裁机构,广仲以年均30%的受案量增速稳居全国首位,其核心动力源于持续创新。
冯钰仪介绍,广仲打造全球首个APEC-ODR 跨境商事争议在线解决平台,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创新:构建“谈判 + 调解 + 仲裁”三维一体的知识产权 ODR 机制,使得跨境知产纠纷足不出户就能高效解决。
广仲不仅在案件质效上精益求精,在智能仲裁方面一直努力创新,其中包括构建全球首个APEC-ODR跨境商事纠纷在线解决平台,自主研发智能立案机器人和AI仲裁秘书,这些成果先后斩获广州市“金穗杯”和广东省“先锋杯”创新大赛一等奖,成为智能仲裁的“广州范本”。
面对低空经济、跨境金融等新兴领域争议,广仲率先发布全球首部《低空经济争议仲裁规则》,并成功化解多起无人机服务合同纠纷。
今年1 月机构改革后,广仲第一时间收费标准进行优化:100 万元至 30 亿元区间案件处理费最高减免 354 万余元。
金融案件处理费封顶,书面审理的银行案件减半收费等等一系列措施。通过收费优惠实实在在减轻当事人负担,为企业节省维权成本。
“未来,广仲会以 三十 周年为新起点、以改革元年为新契机,为广州打造全球商事争议解决服务高地,贡献我们更多的‘广仲力量’。”冯钰仪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