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至6日,“2025华南国际胰腺诊治论坛暨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年会”在广州举办。本次大会以“精准微创,智领未来”为主题,聚焦胰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胆肿瘤、胆胰结石等疾病领域,融合基础研究、临床实践与技术转化,系统探讨从术式优化、智能导航、术中影像到纳秒刀等前沿技术的全链条创新。会议采取“线上+线下”形式,吸引约500位省内外专家现场参与,多家基层医疗机构代表积极参会,有效推动新技术、新理念的普及与应用。
开幕式上,南方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马骊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北京协和医院名誉院长赵玉沛院士分别致辞。
9月4日至6日,“2025华南国际胰腺诊治论坛暨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年会”在广州举办。
01/
华南胰腺微创联盟成立
汇聚华南地区80家医疗单位
在本次大会上,由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广东省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广东省人民医院胰腺中心主任陈汝福教授牵头的第二届“华南胰腺微创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汇聚华南地区80家医疗单位,包括省级龙头医院、区域中心及基层特色机构,标志着区域胰腺微创诊疗迈向规范化、协作化。
第二届“华南胰腺微创联盟”正式成立。
联盟旨在响应国家分级诊疗与高质量发展政策,推进微创外科技术的普及与多中心临床研究,全面提升区域胰腺疾病整体诊治水平。陈汝福教授表示,联盟将积极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探索人工智能、纳秒刀、溶瘤病毒等前沿技术的临床转化与跨学科合作,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新动力。
第二届“华南胰腺微创联盟”汇聚华南地区80家医疗单位。
02/
保功能微创手术实现“治病不伤身”
胰腺肿瘤治疗历来因器官功能复杂、手术创伤大而面临严峻挑战。以往即便是胰头部良性病变,也常需实施“大范围切除”,联合切除脾脏、胃、十二指肠等多个器官。此类手术虽能彻底去除病灶,但患者易丧失大部分胰腺功能,术后出现消化不良、糖尿病、免疫力下降等问题,需长期甚至终身依赖替代治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广东省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广东省人民医院胰腺中心主任陈汝福教授。
针对这一痛点,陈汝福教授团队率先开展机器人辅助下的保功能微创手术,包括胰腺肿瘤局部剜除术、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等。通过精准术前规划与模块化手术流程,团队在彻底切除病灶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器官功能,同时将手术时间从以往5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显著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03/
前沿探索:溶瘤病毒、纳秒刀临床试验取得进展
在创新治疗领域,广东省人民医院胰腺中心正在牵头多项临床试验。
其中,VRT106作为全球首款基于甲病毒M1骨架的新型溶瘤病毒产品,是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核心成果,兼具溶瘤与激活T细胞、DC细胞免疫的双重抗癌效果。陈教授开展的VRT106联合化疗用于可切除胰腺癌的临床研究,已成功入组7例受试者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有望成为术后辅助治疗新选择,延长无病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
针对失去手术机会的局部晚期患者,中心还牵头开展纳秒脉冲消融系统的临床研究。该技术能在细胞膜完全充电前跨膜进入细胞核,直接作用于亚细胞结构,高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具有定位精准、并发症少、疗程短、疗效确切等优势,为局部晚期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新选择。
此外,中心还综合运用新辅助化疗、靶向免疫治疗、术中放疗等综合策略,牵头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不断拓展晚期胰腺癌治疗路径,提升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04/
专家提醒:早期筛查是关键,高危人群应警惕
陈汝福教授特别强调,胰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易与胃病、胆道疾病混淆,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他建议,50岁以上人群、新发糖尿病患者,以及出现持续消瘦、消化不良、皮肤变黄等症状者,应尽早进行筛查,实现早诊早治。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王诗琪 通讯员 孙叔昕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