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出手,剑指汽车网络乱象!
9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
从具体内容来看,本次《通知》将针对不法团体以及车企本身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专项整治。
专家认为,以上治理举措既会对车企之间的竞争行为进行规范,也将大大减少行业内“拿钱说话”的行为。
通知发布当日,部分车企已率先响应。岚图汽车CEO卢放表示,对于上述行动“坚决支持与拥护”,他指出,清朗的网络空间,不仅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沃土,也最终有利于为用户创造价值、维护用户的利益。
极氪相关负责人向湾财社记者表示,六部门联手整治汽车行业网络乱象,无疑是为行业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护航整个行业规范、健康、良性发展的重大举措。
严厉打击三大乱象
据悉,本次专项整治行动将集中整治非法牟利、夸大和虚假宣传、恶意诋毁攻击等网络乱象。从内容来看,第一个问题主要针对部分不法团体,而第二、三个问题涉及车企本身。
具体来看,一是要重点整治非法牟利问题。主要包括:(1)通过制作虚假图片、视频,捏造故事,炒作和散布涉车企负面话题,恶意解读汽车企业销量波动,攻击汽车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等,赚取网络流量,获取商业利益。(2)利用自身话语权和影响力,以“新闻监督”“舆论监督”“科普”等名义,通过以商养测、以测养商、开展商测结合的虚假或不规范测评等方式,获取商业利益,甚至要挟汽车企业提供“保护费”。通过在汽车产品上市发布和汽车企业融资等重要节点,发布涉企虚假不实信息或负面信息,或在评论区带节奏等,胁迫企业开展商务合作。(3)利用主板机、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制造新型“网络水军”,产出虚假内容,制造虚假热度和趋势,规避平台监测,谋取非法利益。
二是整治夸大和虚假宣传问题。主要包括:(1)对汽车、动力电池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2)汽车企业操纵机构或评测类账号等搞虚假或不规范测评。引用、捏造虚假数据,选择性披露销售数据,巧立名目发布销量排行等各种榜单。(3)借助展会、论坛等行业活动及网络营销宣传活动,制造、炒作话题,造成行业及社会不良影响。
三是整治恶意诋毁攻击问题。主要包括(1)以遏制、打压竞争对手为目的,诋毁攻击汽车企业或者汽车产品,抹黑企业声誉或者商品声誉,对企业进行恶意投诉。(2)组织、操纵网络水军、“黑公关”“黑嘴”及“饭圈”粉丝,联动发布涉汽车企业及企业家的虚假、负面信息,煽动网民情绪,打“口水战”,恶意抹黑竞争对手。(3)汽车企业高管利用自身影响力在网上“拉踩”引战。
此外,《通知》强调,要通过组织企业自查、畅通举报渠道等,强化汽车行业网络乱象处置力度。组织汽车企业、相关网络平台企业认真开展自查,坚决纠正违规行为。引导汽车企业向网站平台、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企业属地省级网信办举报反映汽车行业网络水军、“黑公关”“黑嘴”及“饭圈”粉丝等网络乱象问题线索。
汽车行业网络乱象由来已久
汽车行业乱象问题长期存在,不仅影响品牌口碑,更对行业竞争秩序造成冲击。今年以来,从国家层面专项整治到部门协同治理,一系列举措持续推进汽车行业规范发展,相关专家也对治理方向与市场影响作出解读。
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在接受湾财社记者采访时指出,汽车行业现存乱象会直接导致品牌口碑下滑,客观上加剧不正当竞争,部分车企借助舆论造势谋取竞争优势,此类行为已对市场秩序造成干扰。他强调,未来车企需进一步规范营销行为,既要杜绝夸大宣传,更不能通过贬低竞争对手的方式开展不正当竞争。
事实上,国家针对此类问题的整治早已启动。今年上半年,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正式开展,其中“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明确将汽车行业纳入治理范畴,重点打击诋毁攻击企业产品质量、捏造虚假信息抹黑企业声誉、恶意投诉企业,以及组织操纵“网络水军”“黑公关”联动发布涉企负面信息、恶意攻击企业或企业家等行为,从舆论源头遏制乱象蔓延。
9月9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李乐成进一步披露了重点行业治理进展。他表示,近期工信部已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对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重点行业的非理性竞争展开治理,目前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已取得初步成效。“企业和产业的培育千辛万苦,但非理性竞争毁掉一个企业、一个产业可能只需一夜之间,这种情况绝不能容忍。”李乐成强调,行业治理是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下一步将锚定新型工业化目标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标本兼治、系统治理,着力完善制度机制、优化产业生态,持续提升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
针对9月10日相关治理通知内容,盘和林进一步分析称,此举将有效规范车企间竞争行为,未来“拿钱说话”的情况将大幅减少。同时,一套完善的舆论鉴别体系也将逐步形成——对指出企业真实问题的媒体人予以鼓励,对捏造事实、恶意抹黑的媒体人依法惩罚。他认为,这一变化将让消费者获取更多真实信息,进而加强消费者与车企之间的信任,为汽车行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广汽、岚图、极氪等多家车企表态
汽车行业长期存在的网络乱象,已让不少车企深受其扰。近期六部门联合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引发车企广泛响应,多家企业负责人及内部人士在接受湾财社记者采访时,畅谈对乱象的看法与对整治行动的期待,部分企业更已主动采取反击措施。
“某些自媒体为了流量和非法牟利,恶意攻击企业乃至品牌用户;也有些品牌为了遏制、打压竞争对手,诋毁攻击对方企业或者产品。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影响市场秩序、干扰企业正常经营,更让消费者陷入购车决策误区,是全行业共同面临的挑战。”广汽集团一名内部人士对行业乱象深感气愤。
他进一步透露,自去年以来,广汽集团便遭遇有组织的网络水军恶意攻击,网络上出现大量涉及企业及领导人的虚假、负面信息,试图煽动网民与企业对立。
无独有偶,一大型车企内部人士也向记者表示,工信部近期已就相关问题与企业沟通。尽管该企业未明确提及曾遭受“恶意诋毁攻击、敲诈勒索”的具体侵害,但明确表示将积极响应并全力配合此次整治行动,同时呼吁全行业携手,共同维护中国汽车产业的良好生态。
对于此次专项整治,车企普遍认为“恰逢其时”。上述广汽集团内部人士指出,整治行动意义重大,既能为汽车产业营造清朗公平的竞争环境,更能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的正常权益与声誉。
极氪相关负责人告诉湾财社记者,这将是为行业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护航整个行业规范、健康、良性发展的重大举措。极氪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员,一直以来,极氪都在提倡积极、平等、文明、理性的交流,也始终尊重并接受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和建议,但针对恶意攻击和抹黑造谣等行为,也坚决以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作为央企新势力代表,岚图汽车的响应更为积极。岚图汽车CEO卢放向湾财社记者直言,专项整治行动非常及时、必要,岚图坚决支持和拥护。“清朗的网络空间,不仅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沃土,也最终有利于为用户创造价值、维护用户利益。”卢放表示,只有真实、准确的信息得以清晰传递,用户才能免受虚假宣传和恶意攻击误导,清晰洞察产品真实价值,基于事实作出符合自身需求的选择,同时让真正的好产品、好服务被看见、被选择。岚图汽车CBO、销售公司总经理邵明峰也将此次整治称为“及时雨”,认为其能为行业正本清源,并强调“恶性竞争没有赢家,唯有共建健康生态,中国汽车品牌方能集体向上”。
针对整治通知的具体落实,前述不愿具名的大型汽车集团内部人士还提出多项建议:一是有关单位应加强市场监管与引导,严厉打击低价倾销、恶意竞争、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严打“水军”以净化舆论生态;二是针对部分品牌过度夸大宣传误导非专业消费者的问题,建议建立统一宣传规范;三是建立第三方技术验证平台,对关键性能指标进行公正评测;此外,还应加强新能源汽车使用知识的普及教育。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已遭受的网络乱象,一些车企已率先开启反击。据了解,广汽集团集团去年成立网络举报中心并公布举报邮箱,目前已收集数千条举报线索,正核实跟进处理;今年9月10日,广汽集团进一步开通法务部微博账号,既接受社会监督,也将通过法律手段公开维护企业权益,为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助力。极氪方面也已经依法起诉追究了部分自媒体账号的法律责任。近期又掌握了一些新的线索,已经固定证据,将采取法律手段。对任何侵权行为,极氪绝不姑息,将追责到底
行业普遍认为,随着六部门专项整治推进,汽车行业网络乱象有望得以根治,也期待车企借清朗环境专注技术与服务,携手筑牢产业健康生态,推动中国汽车品牌在良性发展中迈向更高质量的未来。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梁罗喆 陈镜安
编辑: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