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寿亮相第三届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

南都N视频APP · 大钱进
原创2025-09-12 18:16

“轻点这里就能查养老金明细,语音播报听得真清楚!”深圳会展中心的展台前,72岁的李阿姨戴着老花镜,在工作人员指引下点开“中国人寿寿险”APP的“尊老模式”,指尖划过放大后的按钮,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9月12日,第三届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正式启幕,中国人寿寿险深圳市分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国寿”)携“保险+养老”全链条服务亮相,用这样触手可及的体验,让“科技赋能养老”从概念变成了老年人能亲身感知的便利。

 

本届老博会以“科技赋能,激活银发经济新动能”为主题,设七大特色展区,吸引200余家企业带来智慧护理设备、养老解决方案等创新成果,成为展示行业前沿、对接产业资源的重要平台。作为深耕深圳养老保障领域的金融央企,深圳国寿的展台从开展起就热度不减——不少老年观众驻足咨询养老保障细节,工作人员手持宣传手册耐心讲解“银龄安康”等产品优势,不时有观众拿出手机扫码了解线上适老服务,现场互动氛围十分热烈。

图片

开幕式现场更添仪式感,深圳市民政局与深圳国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环节,成为整场活动的亮眼一笔。在现场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双方代表正式签约。根据协议,双方将紧扣党中央关于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的决策部署,在养老保障产品创新、社区养老服务升级、适老化服务推广等领域深化协同。这既是深圳国寿主动融入地方社会管理大局、践行金融央企初心的具体实践,也为科技赋能智慧养老、激活银发经济注入了政企协同的新力量,现场掌声持续不断。

图片

能在老博会上达成这样的深度合作,源于深圳国寿多年来在养老保障领域的深耕。扎根深圳以来,深圳国寿始终以“守护人民美好生活”为初心,将保险保障与养老需求深度绑定。针对老年人意外风险高、医疗需求大的特点,推出“夕阳红”“银龄安康”“悠享人生”等专属产品,把保障覆盖意外、疾病、医疗护理等全场景需求。其中2016年起联合市民政局推出的“银龄安康”保险,更是凭借低价、微信便捷投保的优势打破户籍限制,2025年上半年就为6779位老年人筑起6.98亿元的意外风险屏障,成为政企协同守护银发群体的经典案例。

在基础意外、医疗保障之外,针对不同人群的长期养老规划需求,深圳国寿还紧跟个人养老金制度推进步伐,持续升级养老保险产品体系。无论是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想为未来“存下养老钱”,还是临近退休的中年人想补充养老储备,都能找到支持灵活缴费、安全增值且可终身领取的适配方案,这些产品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形成互补,为缓解“银发危机”筑牢了多层次保障防线。

完善的产品体系,更需要贴合老年群体习惯的服务来落地。深圳国寿从老年群体的实际使用习惯出发,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适老服务。线下深圳国寿辖内所有客户体验中心都备齐老花镜、轮椅、便民药箱,60岁以上客户到店可享VIP优先叫号,行动不便者还有柜员主动上前的“坐享服务”;线上则优化“中国人寿寿险”APP的“尊老模式”,通过放大字体、增加语音播报,用心解决“阅读难”“看不清”的困扰,不断优化和增强老年客户的服务体验。

当保障产品与适老服务形成“1+1>2”的合力,深圳国寿进一步将这份守护延伸到老年人生活的核心场景——社区。目前深圳国寿已在福田、盐田、罗湖布局4个普惠型养老项目,230张养老服务床位构建起“不离社区、不离家”的温馨模式。通过社区嵌入式养老中心,既能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集中托养服务,也能延伸出居家上门照料,把专业照护送到普通家庭门口,让长者在熟悉的社区环境里就能安享幸福晚年。

 

第三届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的舞台上,深圳国寿用“产品+服务+场景”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金融央企在智慧养老领域的责任与担当。从“银龄安康”的风险守护,到适老服务的细节优化,再到社区养老的场景落地,每一项成果都紧扣“让养老变享老”的核心目标。此次与市民政局的战略合作,更开启了政企协同推进养老事业的新征程。未来,深圳国寿将继续以金融力量为笔,以科技服务为墨,在深圳民生画卷上书写更多温暖篇章,让鹏城长者的幸福晚年更有保障、更有品质。

 

(文:魏楚昀)


推广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