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啦字节,月薪4w还是离职了”。类似的文案,再配上一张与字节跳动LOGO背景墙合影的美女照片,已成为社交平台上常见的营销引流套路,最终目的多为推销各种培训课程。近日,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法院作出一起生效判决,认定上述行为属于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构成不正当竞争,判决相关企业赔偿字节跳动5万元并在媒体刊登声明消除影响。
判决书显示,长沙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为推广自身付费课程,通过招聘软件招募“可懒觉的新媒体引流”,工作职责为“各大平台引流为主,引流至私域成交(知识付费类)编程类目python程序员课程……”
该公司指使员工在社交平台发布多篇引流内容,其中两篇标题为“再见字节,月薪4w还是离职了”,首图均为一名女性站在突出显示“字节跳动ByteDance”企业名称的背景墙前;发帖人同时在帖子置顶评论中自称“字节跳动离职员工”,并虚构就职经历,以“招收学员学习计算机技能”为由,将用户引流至某即时通信软件。后续,通过该软件向引流用户推销其开设的售价7880元的Python系统培训课程。
后字节跳动通过诉讼维权。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公司利用字节跳动作为知名互联网企业的影响力,编造授课老师曾就职于字节跳动及其关联公司的虚假信息,来获取网络流量、吸引相关公众购买其培训课程,客观上欺骗、误导消费者,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与商业道德,构成不正当竞争;判决其赔偿字节跳动5万元并在媒体刊登声明消除影响。
字节跳动相关维权负责人表示,目前,类似“大厂离职”的引流套路,已经有发展成黑灰产的趋势,受影响的不仅是字节跳动,各知名互联网企业基本都遭遇过类似的虚假信息。这些营销公司利用社交媒体上“大厂”相关话题的高关注度,及普通用户对于“离职”“裁员”等话题的焦虑感,批量注册账号、发布大量同质化虚假内容引流,在欺骗消费者的同时,也干扰到了企业正常经营。对于类似行为,公司将坚决依法维权。
长沙开福法院也在官方公众号发文提醒,“大厂”之名不应成为欺诈的幌子,网络空间的匿名性也绝非违法的护身符。企图通过“蹭光环”“造人设”的捷径来获利,最终必将损害自身信誉,并受到法律的严惩。
编辑:甄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