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出台村社区停车意见:村民、租户、企业人员收费一视同仁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5-09-16 16:51

近日,经东莞市人民政府同意,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市委社会工作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东莞市村(社区)停车精细化管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旨在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停车管理,规范村(社区)停车收费及秩序管理等行为。

《指导意见》要求严格设置停车物业管理区域。村(社区)应优先选择建设停车场、道路停车泊位以及限时停车带等方式,充分挖潜各类停车资源,逐步解决辖区停车难、乱停车的问题。为加强村(社区)停车治理,村(社区)可根据辖区停车供需矛盾实际,在居住核心区划定停车物业管理区域,在区域机动车主要出入口设置智能停车道闸实行集约化、智能化管理。

村(社区)工业园区原则上以实施道路停车管理为主,确需设置停车物业管理区域的,按照村(社区)停车物业管理区域相关要求及程序严格办理。任何村(社区)及工业园区不得因实施停车物业管理,通过收费限制车辆穿村、过境等正常通行需求。不满足停车物业管理区域设置条件、未经镇(街道)审核验收和未经信息登记备案等村(社区)擅自设置的智能停车道闸设施,以及未按要求整改的容缺设施,由所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督促村(社区)限期整改;村(社区)未在规定期限内整改的,由所在镇政府(街道办)负责依法拆除整改

图片

资料图。

《指导意见》强调要实行公平合理收费。鼓励村(社区)实行有偿停车服务,利用价格杠杆调节机动车使用与停放。村(社区)要按照“用者自付、公平收费”原则,依法依规分类收取机动车停放服务费,并做好明码标价和宣传提示工作;要按村(社区)停车项目公平收费工作指引要求,在规定范围内制定统一停车收费标准,对本村村民、租户、常住人员、工商企业人员等,一视同仁、统一收费,避免“本村外村有别、多车少车一样、有车无车一样”。对长期在辖区内生产、经营、居住的车辆应适当给予停车优惠,允许办理月卡、季卡、年卡等方式,降低车主的经济负担。

《指导意见》还强调要坚持停车收支的公益性。坚决杜绝单纯通过实施停车收费的逐利行为;村(社区)停车收费,应注意方式方法,收费范围从小到大、收费标准从低到高,逐步扩大覆盖面。村(社区)应以公益性为主制定收费方案,实施停车收费与支出两条线管理(即村社区停车费一律由村社区收取,作为村社区收入实行统一管理,因实施停车精细化管理而产生的相关费用由村社区按规定进行列支);投入使用的村(社区)智能停车道闸设施及停车收费标准等主要信息应在明显处公示。

图片

资料图。

今年4月,南都N视频推出了专题报道《东莞“围村收费”何去何从》。据此前报道,记者当时走访部分村社区发现,有在村社区经营小店的租户表示其已经付了店铺租金,在停车位紧张的情况下希望村里可以给租户配备车位,亦有常住在当地的外地租户表示不解为何本地人不需交停车费用。此外,记者还向多个村委及停车管理处方面了解到,收取停车服务费主要是为了促使车主规范有序停车,利用价格杠杆引导机动车合理使用及停放,不过当时发现部分村社区尚存在管理成本、收费产生的利润不明确等问题。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黄嘉丰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