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李玲 发自北京 为加快探索数据市场化价值化路径,我国在北京、辽宁、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海南、贵州10个省市,部署建设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这些试验区建设有什么新进展?
国家数据局举行第二场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南都记者李玲/摄
9月18日下午,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有关情况。国家数据局新闻发言人、政策和规划司副司长栾婕用“三个一批”概括试验区建设重点和初步进展:即落地一批创新性强的改革举措、打造一批可推广和可复制的经验做法、解决一批数据价值释放的痛点问题。
据栾婕介绍,各试验区已落地一批创新性强的改革举措。比如,浙江杭州创新推出“改革沙盒”,探索数据创新容错机制,激发产业活力;温州建立三段式合规评审模式,营造安全可信、可预期的数据流通环境,破解数据交易信任不足的困境。
同时,各试验区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加强试验探索。栾婕说,比如,湖南依托文化产业优势,充分发挥数据在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中的作用,助力打造世界级音视频产业集群,探索数据赋能产业发展的“湖南经验”。
为推动解决供数、用数难题,各试验区也积极开展先行先试。海南发挥国家育种基地战略优势,打造种业科研数据“一张网”,构建数据驱动的数字化育种创新体系,擦亮了“南繁硅谷”名片。
栾婕表示,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支持试验区在更多领域开展先行先试,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加强试验探索,打造更多可感可及的应用场景。同时将进一步加强工作协同,推动互学互鉴,破解痛点难点问题,探索数据价值释放路径。
编辑:黄莉玲